6月20日,央行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達到歷史高位的21.5%,這是今年以來連續第6次上調存準率,市場上數萬億的流動性被凍結。但于此同時,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5月CPI物價指數高達5.5%,這說明央行仍然有繼續緊縮流動性的空間和可能。而緊縮性貨幣政策帶來的“錢荒”可能成為壓垮很多中小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流動性過剩和“錢荒”交織出現,說明目前的流動性的出現了不均衡的現狀,那么“錢流”究竟卡在哪里?
劉益謙 新理益集團董事長
劉益謙:按照市場來判斷的話,我估計能拍到兩個多億。
在半個小時、近50次的激烈競價過程中,價格不斷被推向新高,但又迅速被后續高價所淹沒。原本安靜的拍賣現場一反常態,喝彩聲、電話聲、競價聲此消彼長,最終,這件拍品落槌價3.7億元,加15%傭金后,4.255億元成交,而這個價格超出了劉益謙的預期價格近2倍,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
劉益謙:拍賣的偶然性比較強。你肯定會碰到三個或是四個都想競拍這件商品的人,那它的價格也就很難用一種市場的眼光去看它。
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是中國首個專門以研究國內外藝術市場動向為目標的學術機構,記者從這里了解到,自2000年到201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成交額逐步遞增,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藝術品市場成交額呈現井噴式爆增,2009年212.50億元,同比增長158.80%;2010年588.75億元,同比增長177.06%。
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 研究員 馬學東
馬學東:中國藝術品市場,原來是由一個單一的收藏型市場,到2003年以后發展成了一個以投資帶動,以投資來帶動收藏的這么一個市場。
2009年,中國書畫拍賣市場進入億元時代,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1.68億元;2010年,張大千的《笑痕湖》1.008億元、徐悲鴻的《巴人汲水圖》1.8億元、王羲之《平安帖》3.08億元;2011年,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4.225億元,王蒙的《稚川移居圖》4.025億元。與此同時,中國油畫也進入億元時代,臺灣羅芙奧拍賣公司香港春拍,常玉的〈五裸女〉成交價1.28億港幣。而其中2件拍品被劉益謙收藏。
觀復博物館館長 馬未都
馬未都:我們的藝術市場,這兩年的變化非常大,很明顯地能看出來現在這個市場跟過去的收藏市場完全不一樣了,它是一個投資市場。
馬未都告訴記者,10年前過去的藝術品市場的收藏行為是內行和內行較勁,自從2003年就轉變為內行和外行較勁,而如今,這個市場已經徹底變成外行之間的收藏投資買賣行為了。
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 甘學軍
甘學軍:藝術品市場相對體量比較小,比較容易產生效應,產生投資的效應,也是一個,目前來講也是一個資金選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有關資料現實,2010年上半年金融市場就有10%的資金流出,同時,我國藝術品市場出現了資金凈流入的現象,全年市場增量資金規模約在700億元以上。隨著資本對利潤最大化的追逐,藝術投資的投機性也愈見明顯。
獨立經濟學家 謝國忠
謝國忠:在2008年開始大量放貨幣之后,我們看到很多類似的現象,房地產也大幅度地上升,藝術品市場相對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比較小的市場,所以在整個資金鏈稍跑到這個市場里面就引起價格很大的波動。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是泡沫中的泡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