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家英的《麗日》
昨天,號稱是“歷年來全國最大規模津派作品拍賣會”落槌,此次拍賣會成交總金額過億,成交量80%,刷新了全國津派畫家作品成交量、成交金額的記錄。其中天津畫家何家英的《麗日》以780萬元成交,成為當場拍賣價格最高的畫作。之前兩天的預展吸引了眾多觀眾的激情和熱情,700件作品讓不少市民也是大開眼界,但是更多的則是受到來自投資商和專業人士的關注。
對此,津派畫家代表何家英表示,“我的畫值不了那么多錢”,現在的藝術品價格漲得太快,這并不是對藝術品的尊重。曾經為拍賣機構驗證拍品,居然發現一多半的作品是贗品。
名家作品受追捧
昨天上午9:00,天津迎賓館6號樓門前停滿了車輛,其內不乏北京等外地的車。據了解,昨天的大型春拍分為津派書畫、近現代書畫、當代水墨、傳家古董珍玩4個主題,拍品近700件,在拍賣會場,不到500個座位座無虛席,門口、走廊里也都站滿了人。
拍賣會開始還不到一小時,著名畫家何家英的巨幅寫意作品《麗日》在經過近30輪競拍后以780萬元的高價成交,同時也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據了解,該作品創作于1988年,約24平方尺,是何家英較少見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從鄉村小景中提煉出純美圣潔的境界,扎實的造型能力和精巧的場景設計使得人物與背景渾然一體,并經多次出版著錄,因此深受藏家喜愛。而此次拍賣會共征得何家英工筆和寫意作品近40件,在以往拍賣會上也屬少見。
此外,孫其峰、趙松濤、范曾、霍春陽等名家精品均得到收藏愛好者的認可,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近期拍賣情況來看,總體上競拍者表現得比較理性,拍品成交價多處于正常價格范疇之中,也表現出穩定的漲幅。
小幅作品升值快
據介紹,文化藝術品拍賣近期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和認可,為該行業帶來了一些變化。首先,由金融領域轉入的投資者非常關注名家精品,只要作品好則不惜血本,因此助推了精品的大幅升值。
同時,由于部分“新人”加入,低總價,適合“初藏者”的小幅作品備受歡迎,昨天何家英小幅作品《冬季》最終以90萬元成交,溢價率達到100%。
何家英簡介 擅長工筆人物,津派著名畫家。現為中國美協副主席、天津美協副主席、天津畫院院長。
何家英:
“我的畫值不了那么多錢”
藝術品價格增長速度不正常
《城市快報》(以下簡稱“快報”):近些年來,藝術品市場異常火爆。你覺得藝術品的價格是否虛高?
何家英:近年來,房地產市場遭到打壓后,一些人將投資目標轉移藝術品上,所以現在有些人對藝術品的投資有一定的盲目性。1993年左右,我的一幅7平方尺左右的作品在深圳賣到4.5萬元,但是最近我的一幅作品的最高拍賣價是890萬元,但后來又以1600萬元被另一位買家買走。十幾年的時間,價格漲了幾百倍,這種增長不正常。
大部分利潤并未進畫家口袋
快報:一幅畫作離開畫家后,便到了收藏家手中,然后輾轉到了拍賣會上,那么最終拍賣出去的天價藝術品誰會獲利呢?
何家英:賣家獲利。這其中獲利的空間很大,比如原價800萬元的畫作賣到1000萬元的話,這個差價基本都到賣畫藏家手里去了。
呼吁拍賣法律應當更加完善
快報:這些年來,你覺得周圍的贗品多嗎?怎樣能夠抵制這么多贗品?
何家英:這些年來,贗品確實很多。曾經給某個拍賣機構做拍品驗證,發現落款是我的拍品中一多半作品竟然是贗品。現在國內關于拍賣的法律不完善,所以贗品的數量挺多,如果有明確的法律來重罰造假畫的人,那么贗品就不會如此猖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