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治的女王: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1985 年彩色絲網版畫,101x80 厘米

安迪. 沃霍爾, 1963 年作《綠色的撞車》,絲網印刷,90x80英寸
2010年,安迪·沃霍爾的繪畫作品占了整個當代藝術拍賣銷售額的17%;1987年安迪·沃霍爾死后至今,他的作品價值增長超過了30倍——他死時的財產價值約為2億2千萬美元,而如今的價值可以攀升到10億美元。這些數字讓人不禁想問“沃霍爾為啥能賣得那么火?”ArtTactic(倫敦藝術市場研究機構)的執行董事安德斯·彼得森(Anders Petterson)為我們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沃霍爾在公開市場上的高價使其他藝術家都捉襟見肘,比如在去年的當代藝術拍賣市場上杰夫·昆斯(JeffKoons)和達明·赫斯特(DarmienHirst)兩個人加起來的銷售總額只占了3.1%。所有的錢都跑到了高端市場上:售價在500萬以上的繪畫作品占了整個當代藝術上拍作品的8%,但是卻占據了69%的價值。私下里,沃霍爾作品的成交價格甚至超過了公開拍賣的《綠色的撞車》(Green Car Crash),這幅作品曾經創造了7200百萬美元的拍賣紀錄。他的巨幅《毛澤東》肖像在香港拍出了1億2千萬美元的高價。
在公開市場上,早期的作品總能占主導地位:按照價格計算,沃霍爾在拍賣行銷售的作品中有90%創作于上世紀60年代;而70和80年代各只占了5%。其中包括了像1986年創作的紫色的自畫像,該作品由湯姆·福特(TomFord)于去年以三千三百萬的價格售出。
那么,沃霍爾是如何在當代藝術市場上占據這樣的地位的呢?其中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首先,沃霍爾的作品數量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他一生創作了超過1萬幅的作品,而且其中許多作品都在私人藏家的手上。這樣一來,每年送拍的作品都穩定在200幅左右。這會對市場的流通性和藏家所持有沃霍爾作品的信心產生奇跡般的效果。
在這個基礎上,藏家異常關注美元的價值。紐約收藏家亞當·林德曼(Adam Lindemann)曾經說過,如果他知道某件作品未來的價值趨于零,而且無法脫手,那么他是堅決不會購買這幅作品的。但是藝術通常都是非常獨特的,人們永遠無法真正地判斷某件作品究竟能值多少錢,直到有人愿意購買它。
沃霍爾的作品相對而言是世界上最容易估價的。當然,這種估價不可能是完全確定的,而且有時候拍賣的價格會遠高于拍賣行的估價。現在拍出7200百萬的《綠色的撞車》曾經以6400百萬落錘,當時的估價只有2500百萬到2500百萬之間。除了通過限制性條款,藝術圈的誤差表總是很大,而說沃霍爾的誤差比其他藝術家小是公平的。
其次,與低端市場相比,高端市場會有更多波動的不確定性,因為每當沃霍爾的市場價格可能出現疲軟的時候總會有許多擁有既得利益的藏家支持者支持沃霍爾的價格。其中最重要的支持者莫過于Mugrabi家族了,他們擁有了沃霍爾800余件作品。根據ArtTactic報道,他們在最艱難的2008和2009年間,購買或以低價叫牌流通在市場上的31%的沃霍爾作品。2010年他們繼續購買沃霍爾的作品,達到3680萬美元之多。從根本上來說,沃霍爾的市場有Mugrabi家族的刻意安排,這對其他藏家而言是有價值的。
另一方面,不僅是Mugrabis的幫助。經紀人拉里·高古軒(Larry Gagosian)同樣為沃霍爾的市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菲利普·賽格羅特(PhilippeSegalot)和克里斯托弗·范·德·威格(Christophe van de Weghe)同樣也加了把火。還有許多重要的藏家他們通常都愿意介入并在高價位買進,其中包括彼得·布朗特(Peter Brant),阿比·羅森(Aby Rosen),勞倫斯·格拉夫(Laurence Graff)和斯蒂文·科恩(Stevie Cohen)。他們都知道沃霍爾的作品賣得越高,他們手上的其它沃霍爾的作品價值也會遞增。
最后,與其他當代藝術家相比,沃霍爾更多地得到了機構的支持。由于藏家互相競投數量有限的作品,很多藝術家在價格上升的漩渦中套牢了。但是這種漩渦容易引起突然的價格垮塌。相反的,如果某個藝術家的作品被很多重要博物館、美術館收藏,那就能幫助藏家恢復信心,因為他們收藏的作品就像博物館、美術館的藏品那樣具有長期的、藝術史地位的重要性。根據ArtTactic報道,從1996年以來,沃霍爾的作品在博物館展出的次數增加了十多倍。2007年,沃霍爾的市場達到頂峰的時候,有127家博物館競相展出沃霍爾的作品,其中25家舉辦的是沃霍爾的個展。
另外一個重要的市場后備和支持機制是沃霍爾基金會。通過合作展覽、出借以及在全國的博物館、美術館永久展出作品等方式,沃霍爾基金會確保了沃霍爾數量龐大而又復雜的所有作品,即便是每一個細節都能讓人欣賞到,而且還能被完好地保存。
目前,繼沃霍爾之后的明星藝術家有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杰夫·昆斯(Jeff Koons)和村上隆(TakashiMurakami)。如果他們想照搬沃霍爾的成功,那么接下來他們就要殷勤地“開墾”全世界的博物館、美術館,在里面辦展覽。但是這并不容易,因為博物館、美術館在做展覽決定的時候通常會比較獨立。但是這就是最終決定要么他們只是曇花一現,要么像沃霍爾那樣千古流芳的差別之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