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學良舊藏張宗蒼《云林煙艇圖》
方翔
今年春拍市場,最為引人注目的一場書畫拍賣,莫過于中國嘉德推出的“少帥墨緣——張氏家族藏珍”專場了。這是繼1994年臺北蘇富比推出“張學良定遠齋藏書畫”專場之后,這位中國近代史上的風云人物的珍藏再次以專場形式露面,更讓市場驚艷的是,此次露面的14件書畫珍品,均首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除了畫作本身之外,趙四小姐親手縫制的畫套也成為了一大看點。畫套錦緞花紋雅致,針針線線,一絲不茍,而鮮紅的“定遠齋”、“張學良印”、“漢卿所藏”等鑒藏印跡,歷歷在目,猶見少帥風雅倜儻。撫今追昔,歲月滄桑,張學良將軍收藏的名人墨寶彌足珍貴。
對于許多投資者來說,面對拍賣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珍品,往往會無所適從,但事實上,有時跳出畫作本身,對于作品的價值判斷可能會有更大的影響。幾年前,有一幅明代畫家沈士充的《溪山秋霽》圖,成交價為38.08萬元,雖對這幅作品為何有如此高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這畫的軸頭為清仿“大明嘉靖年制”青花云龍紋瓷,無疑是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像2005年秋拍中推出的康熙皇帝的行書《萬樹叢中月一輪》,成交價達到了88萬元,其中就特別提到了其軸頭為髹黑漆描金龍紋軸頭,在清宮裝裱中也不常見,頗為珍稀。
上世紀20年代,遜位的宣統皇帝溥儀以賞賜其弟溥杰為名,將1200余件歷代書畫珍品盜運出宮,這批書畫從此踏上顛沛流離之路,當時的書畫用包袱裹起來運出宮外,而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這些包袱無疑成為書畫投資者關注的重要參考。在2009年的拍賣市場上,一幅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拍出了4480萬元。其長達近17米,為清宮舊藏,著錄于《秘殿珠林續編》。畫中有羅漢、菩薩、侍者、天女、鬼怪數百人,獅象、龍虎、異獸數十種,構思巧妙,描摹精微,是體現吳彬諸般繪畫能力及造詣的力作。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件手卷的包袱皮里,保留著舊寫的“上等”字樣,可見清宮對這一手卷的愛重贊賞之情。可以說,此幅手卷不僅是吳彬作品中的上品,更是明清兩代繪畫寶庫中的上品,此前從未露面。
繪畫使用的紙張也是在書畫投資中需要關注的一大因素。在2010年的春拍中,有一件張大千的《仿巨然晴峰圖》立軸,估價3800萬至4800萬元,成交價為7280萬元。張大千畫神通廣大的“七十二般變化”已屢屢見諸文字,此件《仿巨然晴峰圖》,乃正是張氏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似古實新、融古開今的極具代表性的杰作。在這幅作品上,有一處張大千的題跋格外引人注目,“此康熙內府花邊羅紋下宋楮一等紙墨相簇,心手俱暢,亦鄉居數年,不可多得之一樂也。爰又記。”寫出了作品所用的紙張,也顯示出了作品與眾不同之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