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帽尺、自行車用警報器、硬幣點鈔機、織襪子機、老式電熱寶……這些老玩意兒甭說見過,恐怕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曾聽說過。27日,記者在長春市民王志英家中可謂是大飽眼福。諸如上述古老或精妙的工具,王志英收藏約有4000件。各式大大小小的工具幾乎塞滿了三個房間,王志英的家簡直就是個小型工具博物館。
1.織襪子機 2.瓜子鉗 3.硬幣點鈔機 4.老式熱寶 5.磨刀器 6.袖珍車床
滿墻盡是些剪子、螺絲刀
27日10時,記者來到位于長春市繁榮路與衛光街交會處一棟住宅樓前,60歲的王志英沖著記者揮揮手,把記者引到五樓。房門剛一打開,就看到滿地的鉗子,而且樣式各異。轉身走進另一間屋子,看到整整一面墻,都被剪子、扳手、螺絲刀等工具占據。王志英蹲在地上,指著一個小型機器問記者,“你知道這是做什么用的嗎?”記者搖頭。王志英像個孩子般笑開了,“這是老式織襪子機,這么慢慢搖,就能織成一只襪子了。”王志英一邊介紹,一邊演示給記者看。
22年收藏4000件各式工具
差不多把屋子里所有的工具介紹了一番,王志英又轉身帶記者走進臥室。臥室地上大大小小數個匣子里,也都是各種說不出名字的工具。王志英說,其實自己不只是專門收藏扳手、鉗子等修理工具,其他一些像舊時的燈頭、開關、電閘等小東西,都會收入囊中。看著滿屋子的工具,王志英自己也數不清到底有多少種,粗略計算下來,有4000件左右。
從1989年開始,王志英就開始著手收藏這些工具了。“可能是跟我之前在工廠上班有關系吧。”那時的王志英,只要看到喜歡的工具或者小玩意兒,就會買下來帶回家。“那時還住在老房子里,隨著東西越來越多,沒地方放就往床底下、沙發底下塞。”當然,王志英這種特殊的愛好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幾十年下來,最后家人全都"屈服"了。”王志英笑著說。
雖不值錢但蘊含歷史信息
漸漸地,王志英喜歡收藏工具的事,就在朋友圈中傳開了。“這些玩意兒能增值嗎?”王志英笑而不語。王志英告訴記者,自己心里明白,這些工具幾乎一文不名。但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卻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王志英拿起一枚小鳥形狀的剪子,告訴記者說,當初從北京的舊貨市場把它帶回家時,自己琢磨了好些日子,都不知道它的用途。直到有一天,在一本書中看到一段文字,說這是舊時丫鬟給小姐剝瓜子用的。也許對于外人來說,那些看起來陳舊的機器、小零件就是一堆“破爛”,可是對于王志英來說,那些設計精巧的東西實際上是歷代人智慧的結晶。每次買回工具時,他就一個人坐在那里,仔細把玩著。等研究出個中原理,王志英就像是發現了寶藏,欣喜若狂。
欲覓知音體味工具中的奧秘
能夠歸入王志英名下的工具得符合兩點:一是舊的、已經很少出現的工具;二是新的、有創意的工具。不過,20多年來,在工具收藏這件事上,王志英一直是孤單的。“我從來沒有聽人說有收藏工具的。”王志英說,現在家里還有幾十種工具沒有弄明白用途,有時候想請教朋友,可朋友卻都無奈地回答,“連你都不知道,我們就更不明白了。”王志英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體味工具中蘊藏著的那些智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