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皇宮

三之丸尚藏館藏有歷代皇室的書畫、工藝品等。
現存在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碑及碑亭。
日本皇宮是天皇的起居之地,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修筑的占地23000平方米的建筑。它有綠色的瓦頂、白色的墻壁和茶褐色的銅柱。其中正殿是整個宮殿的中心,皇室的主要活動和外交禮儀都在正殿的“松之閣”舉行,長和殿是天皇接受群眾朝賀的地方,豐明殿內有大宴會場,常御殿為天皇內宮。此外,宮內還有花陰亭、觀瀑亭、霜錦亭、茶室、皇靈殿、寶殿、神殿、舊御府圖書館等等。
走進東京市中心區,遠遠便看到一片四面環水的“綠島”,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中頗為顯眼,綠島深處便是日本的皇宮。
環繞四周的“護城河”把皇宮與喧囂繁華的現代城市隔離開來。皇宮與其說像世外桃源,不如說是座孤島上的孤城。即使在很多日本人心目中,這座宮殿也是神秘莫測的。皇城是用大塊石頭壘成的,據說這些石頭是從日本各地運來的,很多石頭上都能看到都道府縣的印記。高大的城墻里,古木森森,有近30萬株來自日本各地的樹木。皇宮建筑就散落在樹叢中,房屋是日本風格的青瓦白墻,屋脊上的鎮獸是龍頭魚身,兩側刻著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整個建筑不乏幽雅、古樸,卻少了幾分博大和恢宏。
占地面積約2500公頃的皇宮,對外開放的只有皇居東御苑部分,途經原來的帝國議會和宮殿東庭等幾處景觀,游客們只能遠遠看看,不許進去觀賞。管理員用高音喇叭介紹完后,隊伍便立刻往前走,甚至連留影的時間都沒有。皇家禁地到底不同于一般景點。
在日本皇宮的日本皇宮庭園里的一個叫“吹上苑”的建筑里收藏者一塊石碑名為“鴻臚井碑”,石碑高1.8米,寬3米。據史料記載,石碑上刻字記載的時代是731年,是唐朝封渤海國國王為郡王時,特地立下的一個紀念石碑。渤海國位于朝鮮半島北部和現在的中國東北地區東部(即現在的遼寧省旅順一帶)。
1908年,在日俄戰爭中打了勝仗的日軍,將這塊石碑強搶到日本。日軍將石碑當成“戰利品”,獻給明治天皇。目前,在日本防衛廳的圖書館內,還可在“戰勝奉獻品”的冊子上找到當年這石碑越洋過海的資料。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