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藝術家村上隆曾創(chuàng)出“日本人單件藝術作品的史上最高價”,今年4月的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拍賣”專場中,他的作品《赤心》估價300萬至350萬港元。如果藝術界的村上隆讓人稍感陌生,那么“LV櫻桃包設計師”的身份,肯定讓他有無數(shù)擁躉。他使日本流行文化名正言順地走進西方時尚。近日,村上隆走進中國高校,分享著他的藝術之路。
教育中如何對接社會?
“格子鋪”式的藝術交流
“日本是一個對美術教育熱衷過頭的國家,但是在經(jīng)過一連串學習后,如何和社會對接,是日本藝術發(fā)展中有所欠缺的。”村上隆表示,年輕藝術家多會為了籌備展覽、尋找場地以及如何吸引觀眾等“非創(chuàng)作”事項所累。而為了鼓勵年輕人創(chuàng)作,并給他們提供展示作品的機會,村上隆每年都會在東京和臺灣舉行名為Geisai的藝術交流活動。“我們會設成千上萬的小空間,藝術家可以花2萬日元買一個空間,就有機會展覽自己的作品。”年輕藝術家不必經(jīng)過篩選,先到先得。這并不代表Geisai是沒有藝術水準的,因為每年的活動都會請來世界各地的著名策展人和評論家,從參展藝術家作品中評出各種獎項。如今,許多國際策展人都知道到這里挖掘藝術新人。
怎樣尋找藝術突破口?
未來藝術家要會拿來主義
對藝術家來說,尋找一個新的創(chuàng)作主題絕非易事。村上隆認為,藝術家需要做的就是從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源頭,從異地文化中尋找藝術突破口。美國極簡主義藝術家布里切-馬登就是這方面的先驅。“馬登在看到中國藝術家的書法作品之后,對這種自由奔放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印象深刻,于是他加入自己對漢字的理解,最終轉換成一幅抽象的藝術作品。”村上隆表示,“我想藝術家應該從不同文化中抽取要素,最終帶回自己的文化和藝術中,這是未來藝術家必須掌握的技能。”
村上隆的“多比先生”可謂是一次實驗性的藝術作品,乍一看,這個長著兩只大耳朵的主人公像極了米老鼠,村上隆說,“大家可以通過兩只耳朵看到美國流行文化的符號,我的目的就是探討日本動畫的原點,探尋那些經(jīng)典形象的生存秘訣,去嘗試融合東西方文化。”
如何跨界時尚與藝術?
藝術家可以變被動為主動
在日本,當代藝術素來不受重視,而作為日本頂級藝術家的村上隆也不得不尋找“出口”。2002年,村上隆對LV的經(jīng)典包進行了重新設計,色彩艷麗的圖案讓原本穩(wěn)重老氣的LV變得活力十足。此外,村上隆還讓櫻桃花瓣和開心的笑臉“爬”上包包,這款設計一出,馬上讓全世界的女人們瘋狂。在見證了LV的成功之后,大大小小的品牌也紛紛和藝術家合作。
對于這樣的合作,村上隆默認這是一種“妥協(xié)”,“公眾對于這樣的合作越來越司空見慣,甚至如果品牌不找藝術家合作,就有點跟不上時代。這樣的合作對于社會發(fā)展來說或許有些意義,但對時尚界來說,不過是過往風景,并沒有留下什么深層次的意義。”
村上隆預測,“由于整個世界經(jīng)濟目前都在走下坡路,時尚品牌也受到很大牽連,如果藝術家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等著品牌主動上門邀請,那他們恐怕會失望了,所以我想,未來這種跨界合作可能會走向逆轉,也就是藝術界會邀請時尚品牌來合作。”
記者手記
你,下一個藝術巨星
花襯衫、灰毛衣、圓圓的復古眼鏡、小馬尾,還是那一副怪叔叔的樣子,村上隆就這樣出現(xiàn)在北京。受《芭莎藝術》之邀,村上隆開始了中國高校行的演講。在第一站四川美術學院,村上隆的演講前一周就出現(xiàn)了一票難求的局面,剛領到票時,還出現(xiàn)了假票,主辦方不得不取消原票。近日,村上隆在中央美術學院的演講也是全場爆滿,學生們甚至坐在演講大廳外的臺階上,主辦方不得不在室外接通“大喇叭”。
圍繞著演講主題《我的藝術之路》,村上隆特意準備了自己成名前的照片,與大家分享奮斗史。村上隆一再強調,自己在成名之前,生活環(huán)境很艱苦,也會擠在一個小房子里工作,甚至不得不把畫架搬到室外去創(chuàng)作,而手頭拮據(jù)的日子也常常會有。在36歲之前,他還要到便利店后門撿拾因為過期被丟棄的便當。“只有接到大訂單,才會是換大工作室的契機。”
如村上隆在《藝術創(chuàng)業(yè)論》中所說,在一般社會價值中身為弱者的藝術家,首要之務就是尋找存活下來的方法,因為唯有存活才能繼續(xù)創(chuàng)作。把握機會、增加自己作品被理解的渠道,也許,你就是下一個藝術巨星。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