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城《臨趙孟頫重江疊嶂圖》(局部)

金城《臨趙吳興夫婦合作蕙竹卷》(局部)
中國畫學研究會首任會長金城先生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畫家、美術教育家,在中國近現代畫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適逢金城先生逝世85周年,一批金城先生后人所藏其精品在歷盡了近百年風雨歷程后現身2011年北京匡時春拍。
如果今天我們重新的檢閱20世紀中國繪畫史,金城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這一點無論是從個人的繪畫能力上來說,還是對于畫壇的影響力來說:金城在繪畫上精于摹古,功力深厚。長于山水畫,兼擅花鳥、人物。其山水畫,筆致清秀,丘壑嚴整。1920年5月金城與周肇祥等籌建成立中國畫學研究會,在當時影響巨大,有京城畫壇“教父”之稱。
由于金城英年早逝(年僅49歲),學習繪畫歷程僅約30年。所留作品數量有限,據相關統計(見邱敏芳著《金城繪畫研究》)目前來自美術院校、美術博物館和家屬及重要藏家收藏、藝術拍賣及相關文獻記載可見金城書畫僅約為420余件,創作年代從1907年至1926年。其中百分之八十的繪畫創作又主要集中在1920年至1926年,即組織籌辦“中國畫學研究會”期間。
匡時拍賣自2009年秋拍開始即得到金氏后人持續的支持, 得以使金城的繪畫成就得以進一步闡揚。金氏后人提供藏品均為原裝原裱,品相之好,保存狀態之完美實為罕見。這批藏畫在歷盡了近百年風雨歷程后,仍然保存如此之好,先生后人對作品的保護所傾注的心血不言自明。如《臨趙吳興夫婦合作蕙竹卷》裝池之包首特地采用蝴蝶紋飾之錦,以襯托趙吳興夫婦合璧之美意,用心講究之極。
《臨趙孟頫重江疊障圖卷》則是采用素樸的裝池風格,以配合水墨紙本素雅的氣質,也可以說完美的體現了民國時期裝裱的素樸之美。可以說這是一件無論從繪畫內容和卷后題跋,均精確臨摹,是近似復制的臨摹杰作。淡雅清新,格調高雅,必將受到藏家關注。
金城此本《臨阮刻本石鼓文全本》筆力結實,字勢開張,金城雖不是職業的書家,然而此本也可謂為窮竭心力之作,石鼓文是民國書風中的重要一環,吳昌碩窮一生之力而得以獨辟蹊徑,所謂“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乃是窮一生之精力使然,金城此本亦然。
2011年北京匡時春季拍賣推出的金氏后人收藏的《臨趙孟頫重江疊障圖卷》、《臨阮刻本石鼓文全本》、《臨趙吳興夫婦合作蕙竹卷》、《花卉十二開冊》、《墨筆芙蓉》、《墨筆竹雀》等作品均為近年市場上少見的金城的佳作。
隨著近年在拍賣市場上的突出表現,金城作品其越來越受到藏家青睞。尤其在2010年秋季拍賣,金城多件作品超過估價數倍甚至十幾倍成交更是表現突出。如,香港蘇富比推出的金城 1914年作《雪禽圖》鏡心 ,估價20萬至30萬,以80萬成交,北京匡時推出的金城 1912年作《花卉》 四屏 估價10萬至12萬,最終以78萬成交。同場推出的金城 1924年作《玉洞桃花》立軸估價5萬至6萬元,最終更以58萬成交。
目前金城超過百萬成交的作品共計3件:一件為2010年匡時秋季拍賣中,金城 1908年作《北岳圖》立軸 估價22萬至25萬元,最終以123萬元成交。另一件為上海恒利2010年春拍推出的金城1919年作《臨沈石田山水長卷》,以134萬成交。該作品曾在 2007年,蘇富比春季拍賣中以拍得84萬元。第三件為保利2005年推出的金城1924年作《仿李營丘雪圖》立軸,作品估價8萬至12萬,最終以143 萬成交。2010年金城兩件過百萬成交的作品雖沒有打破其最高成交紀錄,但也反映出當年良好的市場勁頭。
現在金城的作品市面上流通較少主要是“行家”在買,隨著人們對其認識的增加,金城作品價格空間會有一個新的提升。現身匡時春拍這批金氏后人提供的金城作品必將有為藏家所重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