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就視覺藝術教育而言,速寫訓練已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技法傳授,其價值在于引導學生對周圍熟視無睹的一切進行關注、觀察、提煉、取舍。在練眼的同時,建立各自的審美取向、價值標準乃至人生觀的形成,勢必由此對日后立足社會、回報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
視覺藝術、速寫訓練、練眼
An Unnegligible Link on the Education of Visual Art
—— a Follow-up talk on Sketch Training
A skeleton of the thesis:
In terms of education on visual art,sketch training has, in the general sense, exceeded the technique-teaching. The value of sketch-training is to guide and awake the students to have a mind of paying attention to all objects around, observing, extracting, selecting and culling. While working on the course of visual training, each student should simultaneously establish his or her own esthetic option——from the formation of value standard even to their outlook on life. This must be the starting point that is bound to produce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when they can gain a footing in society and pay back to it in the days to come.
Key words:
Visual art sketch-training visual training
素描作為視覺藝術的造型基礎在中外古今早已取得勿庸置疑的學術地位,而速寫訓練作為素描教學乃至整個視覺藝術教育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對初學者乃至高等專業教學則尤為重要。
上個世紀曾經的幾十年,中國的藝術教育由于藝術以外的原因干擾而走過不少彎路:一度強調長期作業而忽略短期寫生;一度為否定“學院派教學”試以速寫取而代之,相當多的藝術工作者是以速寫“起家”的;文革后的近十年又再度回歸“學院”將長期作業奉為高難度準則——反復的走極端,幾乎把長期素描同短期速寫對立起來,就基礎教學中技能訓練的科學性、實踐性、特殊性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眾所周知,作為姐妹藝術的音樂,在其基礎教學課程中有一門叫作“視唱練耳”,無論聲樂、器樂、指揮等專業均須由此起步入門。美術教育中的造型基礎,無論素描、色彩、長短作業,為的都是“練眼”。是視覺和聽覺這對孿生姐妹感官相通、并貫穿始終的藝術規律,道理淺顯明白,應該說這便是其科學性的由來。
一、
所謂練眼,是要求初學者通過作業對所畫對象進行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深入觀察。一般來說,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過臨摹的經歷,然后過渡到寫生。前者是種學習方式,后者則更為有效,因其雖有難度卻更為直接。在寫生教學中,通常會以幾何體素描作為基礎課題,然后依次是石膏塊面、圓面、頭像、胸像直至半身、全身,配合解剖教學還畫頭骨及骨骼肌肉模型等。最后則是人體寫生的長期作業,從素描畫到色彩,最長的作業每幅往往超過兩周課時。
長期作業的優點在于,可以通過寫生手段研究對象的造型結構及細部變化,有充足的時間刻畫所認知的一切。而缺點在于,由于作業時限的原因感覺逐漸遲鈍、因局部刻畫而忽略整體,更有甚者,將真人當石膏畫,失卻生動何談準確?
所以,速寫就作為短期作業對長期作業的有效補充。
速寫訓練不僅可以在長期作業的間隙穿插進行,更應該安排專門課時對周圍景物作現場寫生,還要求每位學生建立各自的速寫本,隨時動筆,定期檢查。
二、
我國各大美術出版社相繼出過不少有關速寫的書,包括近年出版的國內外大師作品介紹等,而真正從書本上學到東西是不太容易的。就像學游泳,可以看點書、懂點要領,但要緊的是下水去——速寫也一樣,只有去畫,才談得上體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并運用自如、才體現其應有的實踐性。
首先是手的訓練。
俗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初學者往往因一時畫不好而氣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其實,一開始就應該天天畫,臨摹也可以,養成習慣,使之成為生活的組成部分,如同我們每天要洗臉刷牙一樣,最好自己裝訂個小本子隨身攜帶,抓住一切空隙時間:用餐前后、放學路上、外出途中,均可畫上幾筆,更要到人多的地方去,把膽量練大,畫錯了也不要緊。如果每天能夠堅持畫十幅,一個月就是三百幅,“貴在堅持”便可“熟能生巧”。速寫訓練從量開始,這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即可望質之提高的重要前提。
同時促進眼的提高。
繪畫作為造型藝術的一個門類,是通過視覺感官顯示其功能的。由于日常工作及生活的繁忙,常人對周圍的一切往往熟視無睹,即使到過陌生的環境,新鮮感也會隨時光的流逝而消除。假如我們動手去畫就逼得眼睛去觀察,尤其是在不宜作畫的場合,就只能由眼畫、用心畫,從而了解不同造型的特征,并掌握其規律。其實,畫速寫不僅是寫生訓練,也是引發學生對前輩大師杰作的關注:在畫家眼里,方圓、大小、高低、曲直能夠一目了然,且寥寥數筆一揮而就,是不斷觀察的結果。事實上,古今中外藝術大師,無一不是以對生活的細微體察為起點而逐漸形成各自風格的。
隨之便為心的發現。
藝術源于生活,用整個身心去體驗、描繪自然界可視的一切,美將無所不在。無論是都市、山鄉、海島、草原,只要對生存空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情感表達也不會停留在外形的模仿,而逐步發現好的、別致的構圖造型,對人物、景物的特殊意味進行選擇,得其精神。就有可能從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中提煉取舍,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尋求、創造出美來。由自然界的一切原生形態探尋出特定圖型,也就有了裝飾變形、構成元素、從具象到抽象的獲取,逐步走入更為廣闊的視覺藝術世界。
三、
由手的訓練及眼的提高,乃至心的發現,這是速寫訓練的深入遞進過程。該過程的成敗取決于手、眼、心三者的內在聯系,即包括眼低手高到眼高手低——周而復始的螺旋上升,即視覺經驗的形成。
在練眼過程中,速寫作為短期作業相對素描長期作業來說,要求觀察得更敏銳、更整體,也就更準確。在短短時限內捕捉對象的形勢動態,并以最為簡煉的手法表達其神韻情趣,不容作者慢慢細磨修改,確非其它訓練方式所能取代。
速寫不僅是基礎訓練,也可成為完全獨立的藝術作品。在素描教學中“形”是第一性的,所謂“以形寫神”、“形象生動”。速寫雖為短期作業,卻仍應先求“準”而后求“速”。準確才能生動,猶如措詞造句做文章,含糊虛設和詞藻堆砌都只能使作品趨以矯揉造作、華而不實。藝術作品力求“渾然一體”、“自然天成”。速寫既是短期作業,也令學生無暇顧及瑣碎的局部,而更好的理解形象、把握整體。隨著訓練的加強,由“靜”到“動”,無須看一筆畫一筆,而應靠記憶,做到準確、生動、洗煉的再現真實感人的瞬間。如葉淺予畫的“舞女”、黃胄筆下的“毛驢”、劉文西描繪的“陜北娃子”、還有國外藝術大師們的草圖手稿等等……均為佳作。至于用筆、手法、線條,則從來位居其次,絕無定法,不必強求一致。只要用心去畫,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追求,技巧的形成和修養的提高也在其中了,——這正是視覺藝術教育中自由多元的特殊性之所在。
四、
必須強調并加以說明的是,長短作業在基礎訓練中本無矛盾,只是分寸的掌握,實際教學中的長短結合才能充分體現素描教學的科學性、實踐性和特殊性。
由于學制及課時所限,如果反復在課堂上畫長作業,學生因乏味而不能理解并舉一反三的話,不如多畫短作業,甚至充斥整個校園生活并走上社會,進而激發對求知的興趣、對生活的感受,都將在較短的時段內收到明顯的效果。當然,對細部的深入刻畫必須按部就班,由長作業來完成,而深入的進行也必須以整體為宗旨,或者可以說深入為了整體,整體即為深入。試想,畫過速寫、有了整體觀念的學生對一組靜物、一位模特兒或一個創作課題時,還會感到膽怯猶豫、不知所措、搜斷枯腸而無法進行嗎?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作用在于讓學生少走自己走過的彎路。教育的規律須經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反思、探求和積累,任何體系都將經歷不斷的改革、修訂和完善。在高新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高等院校所面臨的挑戰也對藝術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無論以何形式的“筆墨當隨時代”,視覺藝術教育由練眼開始,如同聽覺藝術教育從練耳起步一樣,這個規律不會改變。造型能力及眼光的提高,更是任何科技手段都無法替代的。而教學實踐的成敗因實際收效為依據,則是歷經長時期累積驗證的基本法則。藝術創造的最終目的是向人們提供一種審美可能,從觀察生活開始,才能真正體現其應該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就視覺藝術教育而言,速寫訓練已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技法傳授,其價值在于引導學生對周圍熟視無睹的一切進行關注、觀察、提煉、取舍。在練眼的同時,建立各自的審美取向、價值標準乃至人生觀的形成,勢必由此對日后立足社會、回報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2008-10-30
初稿《再談速寫訓練》發表于《行知藝師》一九八九年六月第三期
二稿二零零三年七月修改于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
三稿二零零八年十月再修改于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編著《速寫、場景編》二零零六年十一月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撰文《速寫本中的澳門》二零零七年第63期澳門《文化雜志》夏季刊
編著《速寫》二零零八年一月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參考文獻:
徐君萱、金一德《博巴的素描教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叢刊》1978-10徐君萱、金一德《素描研究》西泠印社出版 1986年6月第一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