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拍賣價1.2億的天價畫作,引爆話題的同時更引來諸多質疑。前天文博會上,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群龍入海圖(百蝦圖)》在深圳拍出1.2億元的天價時,質疑紛至沓來。對此主辦方回應“不是贗品,也不是炒作”,但并未消除業內人士和白石后人的疑慮。
是不是贗品?
主辦方稱可保真
國畫大師齊白石的《群龍入海圖(百蝦圖)》在深圳拍出1.2億元的天價,昨日經媒體報道后,各類質疑隨之而來,是不是贗品?是不是炒作?為何拍賣界不保證拍賣品的真假?主辦方之一的深圳寶福和文化傳播的相關負責人王軍解釋說,相較北京、上海,深圳藝術收藏市場偏弱,不成熟。王軍介紹,深圳收藏市場,個人參與比較少,多是藝術基金與投資機構參與,看好藝術品的升值空間。“但深圳沒有重量級的拍品,也沒有重量級的成交。”王軍認為,深圳藝術品收藏市場可圈可點之處甚少。而此次拍賣之所以選在坂田手造文化街分會場,一方面是為這手造文化市場打造高端品牌造勢,另一方面坂田有不少納稅大戶企業,有實力參與拍賣。“整個拍賣的成交量是超出預期的。”王軍介紹,但一幅作品在深圳拍賣200多萬元,在北京可拍出三四百萬元,深圳中低價位的拍品比較多。
收藏界也常有“走眼”,王軍就親眼看見有人花幾千萬元買到的瓷器全是贗品。深圳拍出的天價齊白石百蝦圖是不是贗品?“不是贗品。”王軍說,這幅齊白石的百蝦圖經過拍賣鑒定委鑒定,為真跡。而且該藏品被徐伯郊收藏過,有他的收藏記錄和徐伯郊的印鑒。徐伯郊何許人也?是香港著名的金融家和鑒藏家。
此外,王軍還介紹,一幅藝術品所承現的歷史、藝術、人文、紙張特征等,就算有造假和仿真技術,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有跡可查。王軍說,深圳拍出的1.2億元的百蝦圖不是贗品。
拍賣界行規不保真偽
藝術品拍賣界有個“行規”,不能保證拍賣品的真偽。拍賣目錄的競買須知明確提示:“主辦單位特別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真偽及/或品質,競買前請仔細審看拍賣品原件,一旦在確認書上簽字即表明本人接受拍品的一切現狀(包括瑕疵、真偽)。”
既然承諾并非贗品,那為何此次拍賣不保真假?對此王軍介紹,此次文博會拍賣品華南區不少重量級的收藏家貢獻了不少藏品,提供的拍品可靠,交易痕跡明顯。“藝術品收藏、轉手一般都有重要的人接手,不像有些藏品來源不明,轉手流程有序。”王軍說,收藏界的專家的閱歷都有各自局限性,也不可能對每個領域的藝術品都熟,因此,更愿意采信交易記錄。而且每次交易記錄都會有鑒定,而且一般花大價錢買的作品,都會有權威專家的鑒定。“這些都可追蹤到收藏痕跡,交易記錄。”王軍說,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可以一直追溯。
業界未見原畫難辨真假
拍出天價的齊白石畫作是正品還是贗品?業界雖然表示出極大關注,但是對于真偽均無法給出肯定的說法,表示一定要看到畫品本身才能做出鑒定。深圳收藏協會秘書長韓昌晟表示沒有到現場,所以拍品是真品還是贗品,他無法給出評判。而對于1.2億元的天價,他認為,市場經常在變化,如果是正品,拍出這個價格也沒什么不正常的。
據了解,2010年齊白石的《卉草蟲鏡心》(十二開)曾在上海以7280萬元的價格拍賣成交,而2009年齊白石的畫作也曾拍到9520萬元此次成交的1.2億元天價拍賣,刷新了齊白石本人作品的拍賣紀錄,也刷新了國內名家藏品的拍賣紀錄。
■后人說法
齊白石曾孫女齊駙:
未見原作難評價
齊白石這幅畫的天價成交,直接波及到了正在文博會參展的齊白石曾孫女齊駙。她告訴南都記者,之前對于此畫毫不知情,也感到相當詫異。
對于拍賣作品的真偽,齊駙十分謹慎,沒有輕易下結論。她表示,沒有到現場,沒有看到拍賣圖錄,無法作出判斷。對于市場上流傳的種種白石老人偽作,齊駙坦言有些的確是假得特別厲害,目前中國的書畫市場還沒有國外那么發達,對于別人出售的白石作品她也不好說什么,不便作出評價。
此外齊駙指出,她很少見到齊白石有那么大的畫。齊駙說,百蝦圖中有100多只蝦,畫如此之多的蝦在齊白石的作品中簡直是“罕見”。
是不是炒作?
拍賣方稱將公布買家
從拍賣之初,到1.2億成交,整個過程都賺足了眼球,也讓人質疑這是一場高明的“炒作”。對此王軍直接否認,他表示這幅作品的買家應是一家藝術基金,想通過投資的方式進入藝術投資市場。“他們用1.2億元拍幅齊白石百蝦圖,獲得市場知名度,也表明資本能力。”王軍說,不排除這家藝術基金公司通過這種大手筆方式宣告進入市場的姿態。王軍表示,稍后,他們會公布這家藝術基金公司情況。“如果在北京或者上海,百蝦圖可能拍到1.5億。”
“買家絕對有實力”,王軍稱,他對買家有所了解,整個收藏圈里對于這個買家也熟悉。他稱,昨日這幅畫拍賣出1.2億的高價后,就有杭州等地的收藏家打電話給他是不是這個買家。這個買家收藏有張大千、齊白石等名家的畫作,還收藏了不少頂級翡翠。在坂田手造文化街的拍賣會上,該買家也提供了估價在600萬到800萬的紫砂壺進行拍賣。
據介紹,全球金融危機后,深圳涉足藝術品收藏的投資者增加。此次參與拍賣的競買人中有一大半來自深圳本土,其余才是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買家。而且,今年以來深圳成立的藝術品投資私募基金就有約50只。
業內表示價格驚人
“目前再大牌的國內名家,再值錢的畫,也不可能拍出這么高的價格”,深圳慈善收藏研究會副會長、聯誼會會長馬存宏表示,現在的名家藏品,炒作蔚然成風。雖然像齊白石這樣的大師級的名家,作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市場銷售價格也會很高,但是1.2億元的價格還是高得有些離譜。他認為,目前的國內名家的藏品的賣價的正常價格在千萬元左右,超過千萬元有些高了。除非是這幅畫特別大。
“我準備去參加這個拍賣,但是到會場時已經結束了,但這張畫與我們此前拍的并非是同一張圖。同時我沒有親眼看到這張畫,文博會拍賣的這張畫的真實性我無法做任何評價。不過,1.2億元的價格確實有點驚人。”中翰清花總經理劉沫林昨日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2009年,深圳中翰清花拍賣行曾拍出一張大小類似號稱齊白石作品的《百蝦圖》,成交價是448萬元。
香港東方文化研究院書畫學部委員、深圳市收藏協會書畫專家劉勇表示,齊白石的作品中,價格最高的是應該是他的山水花鳥,比如,此前保持紀錄的是北京保利拍出的《可惜無聲花鳥工蟲畫冊》,成交價9500萬元。
雖然“蝦作”也有拍出很高價的,但過千萬元確實很少。南都記者在雅昌的數據庫查到,此前,齊白石價格最高的一張蝦圖是2010年秋拍上海衡天拍出的《芋葉群蝦》,成交價638萬元,以及佳士得2010年春拍上的一幅《釣蝦圖》成交價507萬元。劉勇稱:“現在齊白石在拍賣場上很火,但他的‘蝦’還不至于過億,我個人懷疑有人為操作的成分在里面。”
深圳市拍賣行藝術品拍賣相關負責人汪志堅表示,“我沒有看到這個作品,也沒有參與這個拍賣會,不了解情況。”他認為,“齊白石的蝦圖,具體價格是多少必須要看到作品才能判斷,他的作品目前特別火爆,過億元的價格有可能。”
■疑問
還未開拍就知拍價1.2億?
“最初這幅畫確實只計劃用來展示的”,昨日,主辦方之一的深圳寶福和文化傳播的相關負責人王軍介紹,考慮到文博會以交易為主,臨時決定將這幅畫進行現場拍賣。而整個拍賣會的畫品準備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我們用排除法來進行鑒定(真假),”王軍說,之前有小幅的齊白石作品出現,像此次拍賣的這么大體量的百蝦圖并不多見。此前進行過鑒定,為真跡,畫上還有香港著名的金融家和鑒藏家徐伯郊的印鑒,如今畫得這么好的蝦的很少“贗品根本畫不到這種地步”。
值得注意的是,5月6日,在坂田手造文化街提供給媒體的通稿中,有一段提到,“文博會期間該分會場將展出現今拍賣價超過1.2億元的一代國畫藝術大師齊白石的4米長卷《《百蝦圖》。”
“應該是個巧合”,坂田手造文化街的蔡子翊回應,這幅《百蝦圖》總共有100多只蝦,按市價估計是100萬一只,預估拍賣價就是1.2億元。而最終以1.2億拍賣價成交,主要還是巧合。蔡子翊稱,此前另有一買家愿意多出2000萬,但經過私下協商,另一方放棄了。而對于沒有多少人看到畫的真面目,蔡子翊稱,主要是出于安全考慮,坂田手造文化街剛剛開業,各方面措施還沒到位,將4米長的畫卷展開收縮也會造成磨損。在當天的拍賣會上并沒有進行展示。此外,他還稱,該畫給多位有意收藏的藏家看過,給前來手造街參觀的多位領導看過。
■鏈接
充滿爭議的《百蝦圖》
20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齊白石,畫蝦是他的拿手好戲。他在下筆畫蝦時,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筆痕表現蝦的結構和質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筆法描繪蝦須和長臂鉗,使純墨色的結構里也有著豐富的意味,有著高妙的技巧。
根據拍賣資料顯示,《百蝦圖》是齊白石的晚年之作,畫于1924年,當時白石老人畫蝦技術精湛,畫中百蝦只只靈動活潑,神韻充盈,是白石老人畫蝦技術登峰造極之作。整幅畫稿長492厘米,寬84.5厘米,共計102只蝦。更難能可貴的是,百余只蝦大小相差無幾,然姿態神情各異。整個畫面結構錯落有致,畫家不著一筆而將蝦群置于水中。
但近年來,《百蝦圖》卻出現了很多版本,其中較為知名的是上世紀90年代,香港獅龍洋行董事長攜帶一幅由我國有關部門贈給他的巴山先生的《百蝦圖》出境,被海關人員視為“齊白石的傳世之作”而扣查長達40多分鐘,不允許出關,后經相關部門多方證實此畫乃當代畫家巴山先生所作,并非齊白石的遺作。費了一番周折之后,《百蝦圖》才得以通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