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連群在老子書畫院現場作畫)
(記者 蘇詩鈺 報道) 時值五一,享譽中外的書畫大家—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鄭連群、天津畫院副院長郭鳳祥、天津書法家協會顧問王全聚等一行4人, 專程來到位于北京西城區后毛家灣13號的中國老子書畫院,為老子書畫院現場作畫, 并精心創作岀 “錦秀前程”、“ 善舞不迎人”、“ 江南春來早”、“春到江南雨如詩”等一批花鳥、山水畫及書法作品, 并無償捐贈給中國老子書畫院。
鄭連群字散如,1951年生于天津,現為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鄭連群工詩文書畫,花鳥畫尤為知名,詩文受業于寇夢碧,國畫師從愛新覺羅﹒溥佐,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宮廷派” 畫中的代表性畫家。他的畫用色淡雅、筆墨潤澤、造型靈動、勾勒自然, 文學性強。既清新秀逸,又疏蕩奔放, 且內涵又及為豐富。

(鄭連群國畫欣賞)
鄭連群的畫既注重傳統,又堅持創新,繪畫對于他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生命方式。幾十年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傾注筆端,借以表達人生歷程的復雜感受。他喜歡畫松、畫鶴,常常借松樹和丹頂鶴的品格來抒發個人的情懷,他畫松鶴立意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松齡鶴壽”,而是賦予了它新的、深刻的思想和文學內涵。他筆下的丹頂鶴,神態卓爾不群,松樹蒼勁秀逸,縱橫云霄,所題:“高鳴常向月,善舞不迎人”更是表達了畫家追求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畫家的自我情感借以得到充分的釋放與渲泄。

(鄭連群國畫欣賞)
鄭連群是一位具有鮮明個性的畫家,經過多年不斷的藝術探索和磨礪,形成了個人獨特的繪畫語言,他畫雨竹,用“水破墨,墨破水”的手法,使畫面水墨交融,把竹子在雨中的韻味、動態表現的淋漓盡致。鄭連群的花鳥畫,工寫兼擅,工筆細而不膩,寫意簡潔洗練,工寫相映,相得益彰。他的作品集激情與睿智為一體,深邃雋永,獨具魅力,其愚意或清純灑脫,或思致飄渺,或孤傲清高,或溫馨柔潤。那種不加雕琢的自然天趣,使人們能清晰地感受到畫家在大自然中獨特的心靈體驗以及畫家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和詮釋。也體現了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底和豐富的思想情懷。幾十年來,他足跡遍及名山大川悟化、寫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去汲取創作的甘露。那微觀世界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鳥,給與他豐富和新鮮的創作靈感。生活和藝術的激情,鑄就了他人格的魅力和強者的風骨。
鄭連群的作品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他的優秀畫作不斷隨各項重要展覽在日本、韓國、瑞士等國展出,并均被所在國收藏。很多作品收錄于全國及各省市級大型畫冊,大量作品在多種報刊發表,1984年天津電視臺播出個人新聞專題片《梅花香自苦寒來》,1985年中央電視臺播出個人專題電視片《藝術家的昨天與今天》,1995年應日本翠清書道會邀請赴日本東京進行訪問交流,2002年國畫作品《江陵初雪》獲“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作品獎、天津展區銀獎,2004年國畫作品《淇園煙雨》獲“天津美術作品展”銀獎,2005年天津電視臺播出個人專題藝術片《筆情墨韻寫精神-記畫家鄭連群》專輯。2008年赴香港參加天津青年寫生作品展開幕式暨藝術交流活動,2009年赴韓國參加中韓美術交流展暨韓國仁川國際城市展活動,2009年赴澳門參加世界書畫名家作品展暨國際書畫發展論壇等藝術活動,2010年赴越南參加慶祝中越建交60周年于胡志明市和首都河內舉辦的中越美術交流展暨慶典活動。作品多次在日本、韓國、瑞士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并被收藏。

(郭鳳祥在老子書畫院現場作畫)
郭鳳祥1952年12月生于天津。1980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版畫系?,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副秘書長。天津市政協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天津畫院副院長。
郭鳳祥少年時代在苦無老師的條件下學習油畫,大學時代的他在美院學習的卻是版畫專業,近年來,他除了創作大量的油畫作品外,還以江南水鄉為題材,創作了許多江南水墨山水畫。他水墨山水畫以獨到的筆墨個性營造出一種自然親切的詩性意境。無論是“春水碧于天”的江南,還是“風景舊曾諳”的江南,亦或是“閑夢梅熟日”的江南,還有“水光瀲滟晴方好”的江南,繪畫題材迥然不同,卻表達同一樣的詩性神韻美,那小橋流水,那古鎮小城,那田園村舍、那曲徑回廊,那江南絲竹,還有浮行于水的船娘,匯成一個個靈動的音符,“全”“粹”“虛”“實”相互照應,賦予了畫面一種魂魄,一種魅力,一種風情。
郭鳳祥的風景畫獨特而富有詩情畫意,既表現出他的藝術性格,也是他本人獨特的風格和品質,以緊實灰色調見長,郭鳳祥的風景畫用寫實手段表現一系列風景,講究容納天與地,吞吐自如,來去無阻,天人合一。每每在繪畫山水畫的時候,郭鳳祥都對物象精心遴選,畫面意象單純明確。采取“采一煉十”的方法,在寫生稿的基礎上反復推敲,錘煉意境,使得最后完成的作品在寫生的基礎上有一個很大的飛躍。
(郭鳳祥水墨畫欣賞)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國山水畫發展中所傳承的創作理念,也是郭鳳祥江南風景畫創作所追求的境界。他以深厚的繪畫功底,以及多年來對各種畫種的研修感悟,融匯東西方的繪畫技法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他的江南山水畫的創作中,大膽的潑墨,大塊的色墨相破,自然滲化出奇妙的機理效果,構成塊與面的構圖布局,再以細膩精煉的勾勒、皴擦完成點和線的構圖整合。干濕濃淡隨意的筆墨變化,點線面巧妙的章法處理,加之和諧的設色,江南美景美輪美奐,融入一種詩性意境之中。郭鳳祥的主要作品《那個年代》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走向勝利》入選建黨80周年全國美展,《太行春早》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暖冬》入選第十界全國美展,水墨畫《水鄉人家》入選《中國名家邀請展》。眾多作品在全國刊物上發表, 并收藏于國內外知名的美術館館和博物館。

(郭鳳祥油畫欣賞)
書法大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書法家協會顧問王全聚,天津《求賢》雜志社負責人許步廣,也隨鄭連群和郭鳳祥來到中國老子書畫院。
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蘇清杰熱情接待了來自津門的書畫大家鄭連群、郭鳳祥和王全聚。學者岀身的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蘇清杰教授對記者說: 鄭連群、郭鳳祥和王全聚在國內都是大師級的書畫家, 他們的作品, 有著深厚的傳統書畫底蘊和國學基因, 他們不僅有傳承, 更有突破和創新。他們的作品不但蘊涵著無窮的魅力,而且從深厚底蘊中顯示出少有的風骨和神韻。中國老子書畫院有這樣的大師級的書畫家來作畫, 來指導, 也就有了更好的未來和希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