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楷《潑墨仙人圖》(立軸、紙本、墨筆,縱48.7厘米、橫27.7厘米,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支英琦
以前,看梁楷的《疏柳寒鴉圖》,驚異于他寥寥幾筆,就把幾只寒鴉或飛或棲,殘柳枯枝,一派蕭瑟的畫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后來,又看到他的《潑墨仙人圖》,才恍悟簡筆寫意遠非梁楷真面貌,傳神達意的潑墨人物才更能渲染他的率真性情。
畫的是一位仙人不衫不履的醉態。你看他,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抿嘴聳肩,步履蹣跚,一副醉意蒙眬的樣子。細細看時,仙人的嘴角正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一雙小眼半睜半閉、似譏似諷,仿佛看透了世間一切。
呵呵,世間事,誰參透?且醉眼迷離,看世上滑稽之事,笑人間可笑之人。
梁楷不愧是潑墨人物畫的鼻祖,他以濕筆飽蘸濃墨,自上而下大刀闊斧地率性揮寫,不過幾筆,仙人寬衣慵體、諧趣可愛的神態已經恍如眼前。他夸張地加高了仙人的前額,最大限度地將其五官擠成窄小的一團,垂眉細眼,扁鼻撇嘴,既顯得醉態可掬,卻又詼諧滑稽。他用潤墨寫出“仙人”的腰帶,僅僅四筆,但是肚子的形狀和行走時衣帶飄動的意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果你能靜下心來,似乎能聽到仙人步履蹣跚行走的聲音,也似乎能聽到似是而非的笑聲。
宋代院體繪畫,提倡的是嚴謹工致的寫實風格,梁楷想來是擅長工筆精寫的,而我們可以看到的梁楷的畫,卻都是情馳神縱的放情潑墨。似乎,他是把自己的性情完完全全浸淫在水墨里,一俟落在宣紙上,就汪洋恣肆、放達不羈起來。
畫如其人,富有鮮明藝術個性的作品,必然出自富有個性的畫家。當年,梁楷就是憑著這股“瘋”勁,標新立異,發展了筆簡形具、得之自然的“減筆”畫風,因而在中國畫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不同意《潑墨仙人圖》是梁楷醉酒后即興戲寫的說法,這幅畫,更像是畫家內在精神的自我寫照。祖籍山東東平的梁楷,雖然生活在臨安(今杭州),但他的血脈里涌動的是山東漢子豪邁曠達的血氣。遙想當年,他是聞名遐邇的大書法家、畫家,于南宋寧宗時擔任畫院待詔,這是最高級的宮廷畫師。寧宗皇帝曾特別賜給他代表畫院最高榮譽的金帶,但這種在別人那里感恩不盡的獎賞,梁楷卻不以為意,把金帶掛在院中,在其他畫家的驚駭中,飄然而去。他是不愿意忍受嚴苛的宮廷畫院的院體拘束,更不愿意忍受事事聽命于他人的“院體”生活。
多么灑脫的人生!既洞察世事,又難得糊涂。即使被叫做“梁瘋子”又如何?想喝酒時就喝酒,想放歌時就放歌;想工筆時就工筆,想潑墨時就潑墨。
無法不喜歡這種酣暢淋漓的水墨抒寫。
向仙人學習:過“減筆”的生活,做快樂的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