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仿沈周廬山高圖》
從這個行拍下貨 款額未交清 買家轉身在另一拍賣行上加價放出
“市場大熱,貨源太緊張,書畫就變成‘無腳鳥’了,根本沒時間停下來,市場流轉速度大為加快”,近日,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中國書畫專場99.68%成交,308件拍出5.46億元左右總價;同時舉行的香港淳浩拍品雖定價不高,但成交價起碼是估價的10倍。
大行情喜煞市場中人,有大買家聯合拍賣行人士做起“無本生意”:從這個行拍下貨,款額未交清,轉身在另一拍賣行上加價放出。
文/圖 記者林琳
在剛剛結束的香港幾場拍賣會上,成交的暢旺令行家們咋舌:“總是以為價格到頂了吧,結果令人吃驚——還能再高。”書畫行家鄺根明發現,在香港多場拍賣會上,買家基本以講普通話的為主,不僅廣東行家如數參加,山東、揚州等地的行家也都到齊了。
成交的價格也令人難以置信。“我看中了4件廣東中小名家的扇面,放在以前每件價格也不過數千元,現在卻賣出2萬元價格,我沒辦法,還是要咬牙買下。”一名廣東買家如此表示。
另一名書畫行家陳俊明告訴記者:“跟去年秋拍相比,總體的書畫價格漲了1~2倍,但是也不乏漲幅為6~7倍的。”
中小名家作品
還是未來關注重點
在此之前,市場行家們對大名家作品價格大漲表示無力追逐,加上大名家贗品有可能更多,因此建議普通收藏者適當選擇一些不受注意的中小名家作品。然而,從本次市場情況可發現,連中小名家價格也出現大漲。
不少普通收藏者見此非常失望,認為市場經過多次普漲,已經沒有什么“潛力股”可以挖掘了。也有書畫行家認為,市場還有很多機會,資金少的也有少的玩法。比如冰心、饒宗頤的作品還未被市場關注時,價格也很低。因此他建議收藏者特別是年紀較輕的收藏“新力軍”要讀書鉆研,關注身邊的機會,從玩而不是投資的角度收藏。
陳俊明認為,中小名家的價格此前一直很低,現在只能算是補漲,價格還有上漲空間。不過,他建議普通收藏者要收藏中小名家精品,不要收藏應酬之作。
提醒:市場流轉過快不要輕易入市
拍賣成交大熱令市場雀躍,但有經驗的行家們卻冷眼觀望,認為大熱背后藏有隱患。鄺根明表示,市場貨源緊張的同時,還不斷有新的藝術品拍賣行成立,必然導致貨源流轉的速度異于尋常。
在近日舉行的香港拍賣會上,有行家發現,資金量較大的買家與拍賣行“拍檔上陣”。比如在A拍賣行的預展中,買家先選中作品,就會咨詢B拍賣行的負責人,這件作品能否在B拍賣行上拍,得到肯定回復后,買家就會在A行拍下這件拍品,轉身放到B拍賣行上。
“有時候連拍賣貨款還沒付清,就直接在另一個拍賣行上出現了”,行內人士透露,這種“有人空手套白狼”的手法令買家和拍賣行都不需要壓資金,只需要少數的保證金就可以在多個拍賣行之間盤旋,拍品也快速在多場拍賣會中流轉。
“當貨源流轉太快時,往往就體現了這個市場已經有某種程度的不正常和不健康了”,鄺根明表示。他建議買家們不要著急入市,在市場高峰時不要輕易追高,否則一入貨,無形中等于手上的藏品成本又被增加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