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3·15”晚會都令很多制假售假企業心驚膽戰。但在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藝術品鑒定證書造假之后,這一市場不但沒受到沖擊,反而更加興旺。而筆者日前在琉璃廠一條街走訪時還發現,藝術品販假手段已經升級,一幅假畫拿到榮寶齋這樣的“權威”鑒定機構過一水,身價可翻10倍。
販假升級
市場流行“假畫真證”
在公眾把關注焦點放在證書真偽的同時,需要警示的是,某些高仿畫正打著真證書在市場招搖。這是筆者此番探訪琉璃廠的又一新發現。
在琉璃廠西街,一位神秘男子低聲詢問筆者是否對高仿畫有興趣?跟隨其通過一個賣毛筆宣紙的小門臉,輾轉進入一條小巷,隱蔽的室內四面墻上均掛著各大名家的仿品,其中不乏范增、張大千等名家名品的身影。筆者提出想找一張貓送人,該男子隨即從抽屜中取出一個鞋盒,其中有帶著榮寶齋燙金字的大信封。信封中包括一份帶有鋼印的榮寶齋鑒定證書、一張孫菊生畫作和一本孫菊生畫冊,全套開價5000元。據該男子介紹:“畫自然是仿的,但是絕對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讓畫家本人來鑒定。”原因就在于仿畫者是孫菊生的3個學生,一個題字、一個刻章、一個畫,再加上榮寶齋的鑒定證書,這張5000元的畫,進入大畫廊標價至少5萬元。同時,由于有榮寶齋出具的鑒定證書,此畫上拍也沒有問題。“畫雖然是假的,但證書是真的。這就怎么說怎么有理了。”該男子說。另據該男子透露,琉璃廠很多大畫廊、古玩店都是從他這里拿畫的,而這些仿畫的來源主要是各地的書畫協會和美院學生。
事后,筆者致電榮寶齋書畫經營部,就證書真偽事宜詢問工作人員。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其只管榮寶齋賣的。至于其他人是否持有榮寶齋鑒定證書、渠道來源、真偽與否一概不負責。而當筆者追問如何從細節處辨別榮寶齋證書的真偽時,該工作人員掛斷了電話。
誰來管?
體系構建非一日之功
中國收藏家協會玉器委員會主任姚政對鑒定市場的混亂深感痛心。在他看來,構建科學可靠的鑒定體系絕非一日之功。
所謂文物鑒定專家的興起,可謂與古玩收藏行業的火爆相生相伴,各種名目的“鑒定中心”掛牌而出。從事多年文物相關工作,或有多年經營古玩經驗的“老前輩們”見多識廣,自然成為“坐堂醫生”里的中流砥柱、藝術品鑒定市場的寵兒。一些非此門的專家學者也跟著躍躍欲試,變成了無所不知的“專家”,在那里“傳道、授業、解惑”。作為新生代的鑒定師,也沒有統一的職業規范和行業準入制度。在網上簡單搜索就能查到數千條鑒定師培訓班的招生廣告,快則一周,慢則一個月,一個藝術品鑒定專家就能“畢業”出師。致電其中一培訓機構,工作人員稱,報名學習者不需要有任何文物方面的基礎功底,也無需基本的文物常識,均可參加培訓,只要上滿課時即可“畢業”。
而在藝術品市場迅猛發展的今天,社會和市場都呼喚具有權威地位的“第三方”藝術品鑒定體系的出現。有法律界人士建議,建立鑒定體系應涵蓋國家科研機構、文化藝術機構、高等院校等團體及藝術品領域專家、德高望重的業界泰斗和藝術品市場收藏專家、科學檢測的專業人士及評論家,依靠他們的專業智慧,結合先進的科學檢測技術,引入司法公證與法律資訊服務,聯合組成科學規范的藝術品鑒定體系。
商報鏈接
“3·15”過后
琉璃廠鑒定市場火爆依舊
此前本報曾報道,鑒定中心為私人藏家提供鑒定服務,收取100元的咨詢費用,如需出具證書需再繳納1000-3000元不等的證書費用。本次探訪琉璃廠,筆者又有新發現。除明碼掛牌的鑒定中心外,還有多家經營書畫古玩的店家設有自己的坐堂專家,雖無“鑒定中心”的名號對外宣傳,但也對有鑒定需求的收藏者提供收費的鑒定服務,同時也為自家書畫店里售出的“真跡”,提供保真證書。
在琉璃廠東街的汲古閣,筆者以買畫送友的名義咨詢一位營銷人員。該工作人員介紹,汲古閣售出的名家真跡都會附帶一份“贈送”的北京汲古閣出具的保真證書。
在東街的潤古齋文物收藏品鑒定中心,工作人員也對筆者表示,目前鑒定費用一次50元。該工作人員強調“如果看過之后確定是真東西”,則可以1000元的價格出具該鑒定中心的鑒定證書,如需要坐堂專家“出診”,則鑒定費用立刻從50元飆升到600元。對于央視“3·15”曝光的作偽證書,一位在琉璃廠經營的坐堂專家這樣評價:“說到底,文物鑒定靠的是個人眼力,給人提供咨詢服務,至于物品真假,誰都有‘打眼’的時候,而‘打眼’顯然是不能和‘欺詐’畫等號的。”如此一來,證書的真偽也就無從追究。筆者前后走訪集中在琉璃廠東街的7家鑒定中心,其鑒定專家年紀最長的是潤古齋鑒定中心的顧問孫學海,年近90歲,而年紀最小的鑒定專家不過40歲左右。他們或是出自文物相關單位、或是跳槽自拍賣公司、或是常年在琉璃廠靠眼力生活的古玩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