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丹青受關注
本報訊 首席記者 肖宇輝攝影報道 每年春季都是書畫藝術品市場開始忙碌的時候,不管是畫廊還是拍賣行,也不管是收藏家還是愛好者,都會在這個時候考量全年的計劃和行動。在今年春季一般書畫作品市場行情撲朔迷離時,收藏家和投資人卻發現一項規律:佛教書畫收藏只漲不跌。
只要跑一圈景星珠寶花鳥世界、小龍四方街翡翠大樓、岔街一號狀元樓古玩城、云南護國橋古玩市場等主要藝術品交流地就會發現:現在省市藝術品市場上的佛教書畫名作保持良好上升勢頭,與一般藝術品市場常說的“有價無市”現象形成鮮明對比,現在佛教書畫收藏市場甚至可謂“有價無貨”。
以“詩書畫三絕”的滇中名僧擔當為例,其作品不僅在官方渠道云南省文物總店最近幾年的各種展銷會和拍賣活動中被看好,而且也成為近年來民間藝術品收藏市場上最燙手的“寶貝”。記者了解到,在民間藏家自發的交流中,目前擔當書法真跡代表作的成交價一般在12萬元以上,而繪畫代表作特別是山水畫的成交價一般在20萬元以上,而且可供收藏家挑選作品的余地微乎其微。據昆明明鑫閣畫廊負責人郭先生介紹,很多收藏家和投資人都愿意為像擔當這樣的名僧書畫支付重金,但關鍵是畫廊和拍賣行很難找到精品真跡,有時即使只是不算上乘的小件殘品,也能被人以高價購藏。
調查發現,擔當、果成、過峰(白丁)、中峰、知空等歷代名僧的書畫作品,都備受專業藏家關注,而當前在我省的存世量和流通量也已經十分稀少。云南佛教書畫名作呈現只漲不跌的收藏行情,這并非一個孤立存在的單獨事件,只要認真回顧最近3到5年的全國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行情就會看到,“四僧”石濤、八大山人、髡殘(石溪)、漸江(弘仁)已成為引領古代書畫收藏、投資熱潮的一個重要支流,而像金農、弘一、趙樸初等釋界名人的作品,也同樣被看好和關注。可見,佛界名家書畫以及佛教題材名家書畫,已經成為當前文化藝術品市場的熱點,“只漲不跌”的行情在云南乃至全國都具有代表性。
雖然佛教文化強調“與世無爭”的淡泊名利,但是佛教書畫藝術品卻因其深厚的文化內蘊而頻頻成為世間人追逐的至寶。除了古人和前賢那些不可再生的作品外,我省現當代佛界名人如淳法、印嚴等的作品也深受大眾喜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