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011巴黎秋冬時裝周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作為LVMH的總裁,伯納德·阿諾特(Bernard Arnault)理應在現場觀戰,但是,當天他有更重要的事情。阿諾特出現在羅馬的一家餐廳,同桌的還有寶格麗家族的領導人Paolo Bulgari夫婦和他們的外甥、寶格麗全球執行總裁Francesco Trapan。
LVHM收購寶格麗
關于那次午餐的談話內容具體是怎樣已不值得追究,據說交談甚歡,重要的是,僅僅三天以后,3月6日,寶格麗發表公告,宣布LVMH以5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其51%的股份。這創下了LVMH收購史的記錄,也是10年來阿諾特最大手筆的收購行動。據報道,LVMH將發行1600萬股新股來交換寶格麗家族目前持有的股票中的1.525億股。寶格麗家族將成為LVMH第二大家族股東,持股比例為3.5%,Francesco Trapan將出任LVMH腕表及珠寶部總監,同時,寶格麗將獲得LVMH兩個董事會席位,一個是Paolo Bulgari,另一個則是缺席那場午餐的Nicola Bulgari,這兩兄弟是寶格麗家族的第三代傳人。
在LVMH成功收購寶格麗之前,Nicola Bulgari曾造訪中國并接受了少數幾家媒體的采訪。采訪中幾乎沒有媒體問及寶格麗的收購問題,雖然之前有歷峰集團、PPR和斯沃琪集團等財團發出收購要求,但整個2010年寶格麗對外的統一口徑全是:絕不會出售。加上Nicola Bulgari身為寶格麗集團副主席,其最大貢獻是幫助寶格麗的珠寶產品向美學藝術品轉變。或許,通過了解Nicola Bulgari的點點滴滴,你會知道寶格麗為何能一直以來保持高貴的基因,也會知道為什么阿諾特愿意花重金將它拿下。
寶格麗以銀器發家,Nicola的祖父Sotirio Bulgari是個頗有天賦的希臘銀匠。1879年,Sotirio開始在意大利羅馬的Trinita de Monti酒店銷售銀器,不久以后在西斯廷那大街(Via Sistina)開設了第一家店鋪。1905年,他將店址遷至康多堤大道大街(Via dei Condotti)10號,寶格麗位居羅馬的精品店正式開幕,直至今日仍為寶格麗具有歷史意義的旗艦店。1932年,Sotirio的兩個兒子 Giorgio Bulgari和Costantino Bulgari繼承父業,將對寶石和珠寶的熱情投注于事業上。二戰期間是寶格麗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其設計跳脫了法國學院派嚴謹的規范,融合希臘和羅馬古典主義的精髓,加入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和19世紀羅馬金匠學派的形式,特別強調彩色寶石在首飾中的重要性,認為“色彩”是其設計的精髓,這個“多彩” 的傳承可以上溯到文藝復興時期,那時的首飾具有“用色自由、配色大膽”的特點,而寶格麗珠寶正是給人色彩斑斕、形態自由的感覺。
讓古幣重獲新生
除了對各類寶石的巧妙運用,在寶格麗的首飾中,還能找到古幣元素,這在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中極少看到,而想到將古幣引入首飾設計的正是 Nicola。上世紀60年代,Nicola的父親Giorgio將他和他的兄弟,寶格麗集團的主席Paolo Bulgari,一起帶入了家族的事業中。
“我11歲就開始收集古幣。”Nicola說。收集這些古代的金幣和銀幣,純粹是因為他對古董金屬制品的熱愛,他尤其對古董銀器情有獨鐘,在成年之后,他曾以個人的名義在拍賣會上拍得了羅馬學派的幾件稀有珍貴的銀器,現在這些珍品正在位于羅馬康多堤大道大街的寶格麗旗艦店展出。此外,他還收藏了許多寶格麗創作的銀器產品,并專注于收藏那些將精湛的技術與現代的設計以及功能完美統一起來的作品。
事實上,將古幣鑲嵌成珠寶,不是寶格麗的創舉,但是寶格麗對待古幣的方式及賦予它的設計,都給了這種擁有古典本質的古董與時俱進的新意。而且寶格麗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鑲制這種古幣珠寶,延續至今,沒有間斷,古幣珠寶成了寶格麗最具辨識性的珠寶。這一切開始于Nicola的一次突發奇想。他將古幣交給師傅鑲嵌成小別針,效果不錯,后來又鑲了一條項鏈,受到顧客的歡迎,于是古幣就成了寶格麗重要的寶石。它們不但有古董的身價、歷史的意義,還是珍罕的寶石。這些古幣有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在制作這些珍貴首飾的時候,Nicola貢獻了許多自己的收藏,有的完整無缺,有的些許殘破,制作的師傅都會保持古幣的原貌,不刻意去改造它的樣子,做到真正的獨一無二。
對于忍痛割愛,Nicola顯得尤為坦然:“我很高興看到這些古幣能在現代的首飾中獲得新的生命,一點都不覺得可惜,因為我們在制作的過程中完全不會傷害到這些古幣,它們還是和我收藏的時候一樣,只是換了一種形態出現。”在Nicola看來,那些鑲嵌了古幣的首飾和包包都是藝術品,博物館可能更適合它們。
寶格麗正是保持著對首飾的創新精神,才能一直維持著全球第三大珠寶商的地位。然而自2008年起的經濟危機三年間,寶格麗的銷售下降嚴重,2009 年是最艱難的一年。這種種跡象讓伺機良久的阿諾特看到了希望,果然一出手,便成功。阿諾特看重的當然是寶格麗在珠寶行業的地位。眾所周知,腕表和珠寶一直是LVMH的薄弱環節,僅為集團貢獻4.9%的收入。其競爭對手瑞士歷峰集團旗下珠寶品牌運營利潤為20%,全球第二大珠寶零售商蒂芙尼的運營利潤率則為 18%。買下寶格麗后,LVMH還將會縮小其在腕表與珠寶市場上和歷峰集團、斯沃琪集團的差距。
寶格麗被LVMH收購以后,對于這個珠寶品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它與LVMH旗下的其他品牌重疊性很低,加上阿諾特還要依靠寶格麗來填補缺陷,相信會如他所說的維持寶格麗的獨立性,并給予相應的支持。所以,Nicola這個喜歡收藏銀幣和古董車的收藏家,可以放心地繼續擴充他的藏品了。
世界上最大的別克收藏者
時代周報:除了收藏古幣、銀器,古董車也是你的一大收藏,據說你在美國有一個很大的倉庫也存放你的藏車?
Nicola:是的,在美國賓州的艾倫鎮(Allentown)。
時代周報:面積有多大?里面大概存放了多少輛車?
Nicola:大概10000平方英尺,里面應該有超過150輛車。
時代周報:聽說在你的藏車里面,有很多一部分是通用的汽車,尤其是別克車,為什么會選擇專門收藏別克車?
Nicola:很難說為什么,我就是愛上別克了。對于我來說,它們是美國的一個符號。它們有迷人的外形、個性、能量和責任感。比起那些昂貴的進口車,它們能為上流社會人提供正常的體驗,而不是把奢華寫在表面。
時代周報:這些多藏車中,有哪一輛是你最喜歡的?
Nicola:有一輛1935年生產的栗色的別克96S運動車我很喜歡,它應該是當年別克90系列中最便宜的一款。而且,當年一共只生產了41輛這樣的運動車,我收藏的這輛很可能是世界上僅存的一輛。
時代周報:除了收藏,你還有什么愛好?
Nicola:我喜歡古典音樂,只可惜我喜歡的很多作曲家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不能與他們交流。每當我得到一張很好的唱片,我就會邀請朋友到家里吃飯,一起欣賞美妙的音樂。
時代周報:在你的收藏中是否有中國的藝術品?你如何看待中國的藝術品和藝術品收藏?
Nicola:我的收藏中暫時還沒有中國的藝術品,但我對中國的藝術品很感興趣,接下來我打算收藏中國的玉器、瓷器和銅器,當然還有中國古幣。
時代周報:中國和意大利一樣,擁有悠久璀璨的歷史傳承和文化,中國最吸引你的是哪些事物?
Nicola:長城、十三陵、兵馬俑……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為世人創造了無數震驚世界的藝術奇跡。我對中國古典的設計很是喜愛,其宏大的氣勢完全震撼了我的視覺神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