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00周年 “廣博”展出相關文物

今年適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盛事,廣州博物館主辦的《革命·再革命——從興中會到廣州政權》展覽將打響本年度系列紀念活動的頭炮。3月25日,200多件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文物、圖片資料將與羊城市民見面。據悉,展覽將展出多件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一件是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穿過的一套“中山裝”。
1919年,孫中山先生請上海亨利服裝店將一套制服改成便裝。服裝店的設計師融合了中式服裝和西裝的優點,創制“中山裝”。中山裝兼具中西服之長,不但穿著方便、制作簡單,還體現了一定的時代和民族特色,給人以簡樸莊重的感覺。據說,“中山裝”是孫中山先生治國理念的一種體現,衣服上下左右4個口袋代表了禮、義、廉、恥的中國傳統道德禮儀觀;前襟的5顆紐扣分別表示了孫中山先生將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監察權“五權分立”的立憲理念;袖口的3粒紐扣則分別表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不知是孫中山的本意,還是后人的附會。
本次展覽展出的服裝是孫中山先生1912年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所穿,款式介于“中山裝”和“制服”之間,前襟有7顆紐扣,左右袖口各有2顆紐,與今天的“中山裝”款式有所不同,因此,很可能是早期“中山裝”尚未定型時的款式。
這套服裝上衣長74.4厘米,褲長100厘米,從這兩個數據,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孫中山的身高是1.68米,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備受爭議的孫中山身高的問題提供了實物依據。
此外,從這套服裝褲子腰圍為91厘米,我們也可以知道孫中山先生在就任臨時大總統時,腰圍也大約在88厘米至91厘米之間。根據當時中國國民攝取營養的結構來看,這個腰圍已經大大超出了健康腰圍的標準,甚至超過了我國在2003年公布的男士健康腰圍的標準(85厘米)。孫中山先生的腰圍超標很可能與他長期忙于國事,缺乏運動,休息不足等多種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很可能也是孫中山先生日后罹患“肝癌”的一個重要原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