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富比春拍的錘音即將在短短幾周后敲響,而106件備受關注的尤倫斯收藏和4月4日的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也將逐一亮相于大眾。大家普遍好奇地是將有多大規模的大陸收藏家隊伍會亮相,以及最后的成交價會被推高至預估價的多少。正如《精日傳煤》早些時候的文章所述,由于許多西方收藏家在過去兩年定價過高而導致藏品無人問津,我們希望在下月的拍賣會上能看到“遣返”一詞在競標者的購買行為上發揮作用,使更多的中國收藏家有意識地將中國優質的當代藝術作品保留在國內,這也是我們以往在傳統藝術和古董市場上所看到的趨勢。
然而,“愛國主義”只是收藏熱情和初衷的一部分。讓許多收藏家看重的還有藝術品收藏長期而相對穩定的投資價值。此外,藝術品投資作為類似于投資黃金、葡萄酒以及玉器的“另類投資”的一種,將作為投資者長遠應對看似在中國已有所緩和的通貨膨脹的一種有效方式,這也會成為驅使大陸收藏家在今年的蘇富比春拍以及其它拍賣會上躍躍欲試的主要因素。
隨著通貨膨脹的持續和中國貨幣的“全球化”,許多富有的中國人對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產生焦慮,他們也因此更多地轉向“另類投資”——一個不錯的投資策略。這對于金融危機爆發的18個月后重新站起來的全球拍賣市場是一個好的征兆?;蛟S這也是隨著政府對人民幣的逐漸升值,中國大陸收藏家為什么在通貨膨脹日漸上升的趨勢下在香港和世界其它地方競相爭逐每一件藍籌中國當代藝術品、每一件古董以及每一瓶拉菲或佩特魯斯的原因——他們希望通過購買出自著名當代畫家或來自古代著名君主統治時期的文物將其資產多樣化并同時贏得“面子”。
考慮到通貨膨脹是中國各類資產價格上漲的“推手”,我們也因而毫不驚訝地耳濡目染了中國富人大手比地花費在奢侈品、手表以及拍品上,而這些物品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沖”因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而造成的損失。盡管如此,中國收藏家變得更加“挑剔”的速度是令人驚訝的。
這也是為什么即將在香港舉行的尤倫斯拍賣會將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遠高于預估價1700萬美元驚喜的原因所在,而另一個原因則是這批拍品已獲得了中國當代藝術最知名的西方收藏家之一尤倫斯的考證。蓋伊·尤倫斯曾出資建立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并長期致力于精心收藏中國最好的藝術家作品。近年來,像這樣大批高質量的藏品被拍賣可以說是不多見的,我們也因此期許看到大量的中國收藏家(無論是資深的還是初生牛犢)給力于4月4日的競拍現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