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首批上市的兩個品種幾乎跌停,以至于文交所收盤后緊急調整漲跌停板限制,從原定的15%調整為10%。雖然經歷了暴跌,但從上市以來的表現看,在20多個交易日里,最早在文交所交易的兩個品種《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嘯萬里觸龍門》和《燕塞秋》的“市值”已經暴漲7倍。有業內人士表示,用資本市場的方式來操作藝術品市場,讓藝術品吸引更多投資者,讓投資者進入低門檻的藝術品投資市場,這是一個趨勢。那么,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進入這個市場,風險又有多大?
暴漲暴跌吸引眼球
本周首個交易日,在天津文交所首批上市交易的兩幅國畫《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嘯萬里觸龍門》(代碼20001)、《燕塞秋》(代碼20002)價格突然暴跌,當日跌幅均超過13%。當日早盤,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價格走勢維持震蕩,不過到了下午,忽然出現跳水。直到收盤,黃河咆嘯報收7.99元,燕塞秋報收7.62元,分別下跌13.34%和13.8%。文交所在當日收盤后緊急公告稱,已調整了非上市首日藝術品價格漲跌幅比例,“漲跌停板”限制由此前的15%縮小至10%。剛剛經歷了暴跌,昨天,兩幅作品卻又雙雙大漲,黃河咆嘯大漲8.46%,燕塞秋漲幅為10.10%。至此,這兩幅國畫一個多月市值增長了8倍多。
1月26日,天津文交所將天津山水畫家白庚延的兩幅作品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分別拆分為600萬份和500萬份,以每份1元的價格掛牌交易。兩只“股票”的申購資金總量超過2000萬元,中簽率分別為45.524%和47.135%,首日上市漲幅分別達103%、91%。今年春節過后,這兩只“股票”再度連續四天開盤封死漲停,2月18日,天津文交所發布公告,稱由于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兩只藝術品“股票”自2月15日以來出現連續漲停,根據《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暫行規則》相關規定,認定其屬于異常波動,兩只“股票”將于2月21日9點15分至10點30分臨時停牌。
公開資料顯示,71歲的白庚延長期任教于天津美術學院,擅畫山水。黃河咆嘯一畫作于2000年,長606厘米,寬218厘米。燕塞秋一畫作于2005年,長503厘米,寬192厘米。記者發現,根據雅昌藝術網對以往藝術品拍賣價格的統計,這兩幅畫目前的市值已經可以與齊白石、徐悲鴻的作品媲美,這個身價如果不是以這種股票式、份額化的交易模式,是絕不可能在藝術品市場上出現的。
投資門檻最低5萬
天津文交所的模式,就是所謂藝術品份額化證券化交易,把藝術品產權拆分為一定份額,在文化產權交易所平臺上進行公開上市交易,其基本規則與股市差不多。首先采取網上申購搖號抽簽方式,每個賬戶限申購一次。藝術品持有人可以保留約定比例的份額(約為10%~20%),在上市首日180個自然日之后方可交易。交易規則與股票市場類似,采用集合競價與連續競價,不過以T+0模式交收,可以當天買賣。
這種模式大大降低了藝術品投資的門檻,根據天津文交所的交易報價規則,最小申報數量為100份份額,如果按照1元一份計算,最低只要100元就能買賣藝術品。記者查詢了天津文交所的交易指南,目前天津文交所接受招商銀行金卡客戶網上開戶及現場開戶,并要求投資者年滿20周歲且居住在中國內地,必須具有兩年或兩年以上高風險投資領域的投資經驗,具有較高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開戶資金不得低于人民幣5萬元。
較低的準入門檻吸引了眾多的投資客,據天津文交所負責人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目前每天開戶人數超過300人,投資者大多分布在天津、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城市,年齡大多在30至40歲之間,多有股票或期貨投資經驗,開戶資金多為十幾萬元,他們有意向投資的藝術品類型包括書畫、陶瓷、玉器等。
最大的風險
是贗品
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出具的評估鑒定報告顯示,黃河咆嘯現階段的市場價值約為800萬至1100萬元人民幣,未來市場價值預期可望達到2000萬至3500萬元人民幣;而燕塞秋現階段的市場價值約為650萬至900萬元人民幣,未來市場價值預期可望達到1100萬至2200萬元人民幣。從上述兩件藝術品的市場走勢來看,其價格已遠超內在價值。天津文交所為此曾發布風險提示。
除了暴漲暴跌的風險外,記者還注意到,天津文交所官方網站上的風險提示中提到:藝術品鑒定評估意見書僅供參考,不能保證藝術品的真偽和品質,可能造成藝術品價格出現重大偏差;在藝術品運輸、展示、存管等過程中,文化藝術品可能出現破損、遺失等情形,導致藝術品貶值,份額停牌或退市。
對此,南京一位資深收藏家表示,藝術品的真偽沒有人能夠蓋棺定論,以往無論是拍賣市場還是民間市場,藝術品都是看好了才下手,而份額化的模式則不同,上市的作品都被投資者看作是真的,而實際上仍有作偽的可能。該藏家同時表示,從天津文交所幾件藝術品的價格走勢來看,要么大漲要么大跌,這是非常不理性的一種表現,藝術品市場需要的是真正能欣賞的收藏愛好者,而不是資金的瘋狂炒作。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力挺這種做法。江蘇工藝美術館的一位專業人士表示,文化產業要得到充分發展,必須用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來撬動藝術品市場。他認為: “藝術品證券化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不過,不是任何投資者都能做的,還是要專業。”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