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一大樂趣在于可以穿越時光,重拾起往昔歲月中的美好。雖然這份美好或已斑駁,或已蒙塵,但是這種拼接與拂塵的過程,本身也令人神往。時下,各種名家畫作伴著藝術品投資熱潮,都已身價暴漲。然而有一路藏家,卻另辟蹊徑,找到了還未有經過充分炒作的品種。“老月份牌”就是其中之一。
老上海的時尚風向標
在古董市場中,經常可以看到老月份牌的身影,而老月份牌里最常見的繪畫題材,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摩登女郎。眼下,隨著民國時期的器物開始成為藝術品市場中的“生力軍”,老月份牌也開始身價攀升。

我們在今天最常見的老月份牌大都有著60年以上的歷史,作為一種有著廣告性質的印刷品,它也可以講是中國最早期的商業美術,率先在上海興起。月份牌廣告畫的興起,源于20世紀初最早的西風東漸,它在內容上大多取材于現實題材,記錄下了當年老上海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當然,其中最讓大家提神的就是那些姿態各異的摩登女郎了。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的旗袍時裝美女,開創了月份牌畫的鼎盛時代,當時的電影紅星如胡蝶、阮玲玉等都被作為模特走入月份牌畫中,她們穿最流行的時裝,用最新潮的物品,有最時髦的消遣,當時的月份牌與廣告畫堪稱是當時的時尚雜志。有趣的是,月份牌在當時都是商家作為宣傳的廣告紙用以贈送給客人的,用來宣傳、推銷商品。但從它面世以來,占據主要畫面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清一色的摩登女郎,作為主角的商品只被處理在邊緣的地方,退居從屬地位。老月份牌中出現的這些摩登時裝有多種多樣式,從旗袍、裙裝,到運動衣、泳衣都廣泛應用,在這中間,又以旗袍數量為最多,也記錄了從上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旗袍流行變化的主要進程。

當年一幅原作四百大洋
或許有很多人還不知道,老上海有許多專職的月份牌畫家,他們在當時的藝術界也都屬于“大腕”,流傳至今的老月份牌里的摩登女郎,大多出自他們的筆下。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鄭曼陀、杭穉英、徐詠青、何逸梅等人。而月份牌畫獨特的技法“擦筆水彩”是由鄭曼陀首創的。鄭曼陀1885年出生于杭州,14歲就能畫很好的肖像畫。鄭曼陀曾在杭州著名的“二我軒”照相館里設有畫室,為顧客畫“炭粉擦筆畫”肖像。1914年,鄭曼陀到上海謀生,開始嘗試將自己獨特的“炭粉擦筆畫”著上水彩色,成為“擦筆水彩”,他用此法畫出來的摩登女郎色調淡雅,又有著很強的立體感,于是,鄭曼陀在上海灘迅速走紅,請他畫月份牌的商家絡繹不絕,他的獨特畫法也成為當時商業美術的一種時尚。
而杭穉英,作為比鄭曼陀小幾歲的后起之秀,因為作品細膩傳神,也成為當年上海灘上月份牌畫家里的領軍人物,而且,因為他的妻子時尚又漂亮,所以他經常以他妻子為模特作畫,被傳為趣話。據葉淺予先生寫的回憶錄里介紹,在1925年,年輕的葉淺予曾在上海學畫,在不同的場合里分別遇到過鄭曼陀與杭穉英,當時的鄭曼陀已經成名,派頭十足,一幅原作商家要付四百大洋,而杭穉英當時還是新秀,對葉淺予很熱情,還要教他畫月份牌畫,只可惜葉先生志不在此。

收藏價值繼續看好
現在的市場中,品相好一點的,有著摩登女郎題材的老月份牌,市場價也得在幾千元,相比于前幾年的百八十元,也可謂漲幅驚人。但是,正因為越來越值錢,市場中的贗品也越來越多,這就需要玩家仔細甄別,要分析紙質與月份牌上端與底端的金屬條,畢竟,幾十年前的舊物和今天的仿品還會是有差距的。其實,真正值錢的還是那些名家的畫作原稿,現在在市場中很難看到,在十幾年前,這些原稿的市場價就在數萬元,現在是花多少錢,恐怕也不好買到原作底稿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