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夏加爾對現(xiàn)代藝術的貢獻是重要的,現(xiàn)代藝術理論家布雷東指出:從1911年起他的藝術便推翻了形似成分和規(guī)律的障礙。事實是,在新繪畫的許多轉(zhuǎn)折點上,人們都遇到了他的這一藝術,他看上去如此特別和經(jīng)久不變,然而卻以極其肯定的本能,服從于最流行的研究,并給予它們解決辦法。
馬克·夏加爾(Marc chagall,1887 年-1985年)是現(xiàn)代繪畫史上偉人,游離于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xiàn)主義等一切流派的牧歌作者。他的畫中呈現(xiàn)出夢幻、象征性的手法與色彩,“超現(xiàn)實派”一詞就是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夏卡爾仿若是看到過這些被描繪的綠色的牛、馬在天上飛,躺在紫丁香花叢中的愛侶,同時向左和向右的兩幅面孔,倒立或飛走的頭顱、中世紀的雕塑。

展覽現(xiàn)場
3月1日 “馬克·夏加爾在巴黎”為主題的藝術展在費城藝術博物館展出。巴黎作為世界性文化現(xiàn)代性的記號早在20世紀初就吸引了來自東歐的藝術家們來到這里,他們聚集在咖啡館和畫廊,馬克夏加爾、莫迪里亞尼、雅克等在這里建立工作室,探索藝術創(chuàng)作。此次展覽包括大約來自40個國家的移民藝術家的繪畫雕塑作品,這些作品充滿了現(xiàn)代精神,是豐富地文化遺產(chǎn)。
馬克·夏加爾對于巴黎的貢獻強大影響。到巴黎后不久,在1911年馬克·夏加爾迅速吸收了圖案語言的最為先鋒派的藝術風格,尤其是立體主義,然后又將它與在自己的祖國俄羅斯的藝術傳統(tǒng)結(jié)合,發(fā)明了自己的視覺語言,“生活和工作在蜂巢”這樣命名是因為其獨特的圓筒型和蜂窩樣迷宮的藝術家工作室。夏加爾后來所說:“你或者出來死亡或出名。
《生日》,夏加爾作,1915年,81×100CM,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藏
蓓拉手上捧著花束,而夏加爾正以現(xiàn)實中無法完成的姿態(tài)扭曲著脖子,準備獻上一吻。 畫中夏加爾的妻子洋溢著彷佛夢中景象的愉悅氣氛中。為了表達對蓓拉的愛意,夏加爾畫了許多這類主題的作品。另外,他 的畫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蓓拉漂浮的形姿,但在這幅作品里,兩人卻是一同漂浮在空中。 在敘述兩人之間回憶的散文集《漂浮于空中的蓓拉——與夏加爾的邂逅》里,蓓拉曾提到,每逢夏加爾的生日,她會以花朵或各種五彩繽紛的東西裝飾兩人的房間。蓓拉在書中也提到在她裝飾房間的時候,夏加爾會叫她保持固定姿勢,以便為她畫像。 蓓拉敘述道:“只見你迅即提起畫筆,擠出顏料……紅、藍、白,你便如此以色彩的風暴擄獲 了我的心。我們倆合而為一,在裝飾得十分漂亮的房里朝著窗邊飄去,彷佛隨時就要飄出窗外……。”完全涂成紅色的地板,為畫面增添清爽的氣氛,也烘托出美麗花束前含情脈脈的兩人間所洋溢的溫柔。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