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藝術品在全球拍賣市場上不斷創下的驚人紀錄,讓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它的投資潛力,收藏當代藝術品漸漸成為全世界的時尚。然而,對于大多數公眾來講,當代藝術仍然是一件“看不懂”的事情。這些貌似“誰都會弄”的藝術名作,怎么就這么值錢呢?
在英國藝術界舉行的一項評選中,已故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的作品《泉》打敗現代藝術大師畢加索的兩部作品成為20世紀最富影響力的藝術作品。而所謂《泉》其實就是一個陶瓷小便池,而且這個小便池也不是杜尚自己制作的,而只是從商店買來,簽上他的大名,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磥?,對于公眾來講,原來很嚴肅的藝術,也開始逐漸“娛樂化”了。
5000萬英鎊的鑲鉆頭骨
在全世界的當代藝術界,最貴的一件作品,要算是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的那件著名的鑲鉆鉑金頭骨作品《為了上帝的愛》了。這件看上去有些古怪的作品通體以白金打造,表面鑲嵌8601顆鉆石,其中最大的一顆鉆石重達52.5克拉。據說它的原型是赫斯特在倫敦購買的十八世紀一名男子的頭骨。赫斯特在2007年曾以5000萬英鎊的價格將這件頭骨作品售出。據說,這件作品的創作理念還有些哲學色彩——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
赫斯特是全世界身價最高的在世藝術家,同時也是最有爭議的藝術家,許多人認為與其說他是一位藝術家,還不如說他是一位炒作大師。因為他創作的那些天價作品看起來都很簡單,但是說實話,他還是在業界有些影響力的,至少有很多的年輕藝術家,都在模仿他的作品。比如說,他是最早用動物標本來創作的,現在,有許多當代藝術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使用動物標本,不能沒有“借鑒”赫斯特之嫌。赫斯特的成名之路就是在1992年,大收藏家薩奇相中了赫斯特的作品《生者無法想象之死》,用高價收進了自己的薩奇博物館,并在隨后沒幾年又用天價將其賣出。其實這件作品也很簡單,就是把一條巨大的鯊魚標本,泡在滿是福爾馬林的玻璃缸里。
1000萬美元的身體印痕
紐約佳士得在2010年5月推出的“戰后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有一件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創作的一幅大型作品《藍色系列》,估價在1000萬美元。這件被譽為克萊因代表作品的油畫,看上去像是一幅抽象作品,這張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呢,這個系列畫作的誕生在當年可是很轟動的,搶盡了媒體的眼球。當年,克萊因請了幾個女模特,讓她們裸體并渾身涂滿藍色油彩,然后在床單一樣的白畫布上打滾,就這樣,一幅幅“名作”就誕生了。你不要覺得這事簡單,誰都會弄,你現在要是再弄個這樣的作品,估計能把床單錢賣回來就不錯了,因為克萊因是全世界第一個這么干的藝術家,所以,也算有“學術價值”了??巳R因也是全世界第一個搞行為藝術的人,他最著名的行為藝術就是從二樓的窗戶里,往外“飛”了一把,當然是有保護措施的,也沒傷著自己??上於视⒉牛@么一個特立獨行開了先河的藝術家,竟然只活了短短34歲。1962年6月6日,他死于心臟病突發。隨后,他的作品開始了價格上的一路狂飆。
2600多萬美元的充氣玩具
全球在世的當代藝術家中,身價最昂貴的除了達明·赫斯特,還有一位美國的藝術家杰夫·昆斯也很有爭議,他的作品倒是沒有那么晦澀,讓人一看就明白,很是“通俗”,但是也貴的嚇人。杰夫·昆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包括玻璃罩中的吸塵器、水族箱中的懸浮籃球、鍍金的名人像、不銹鋼或陶瓷小玩意兒等等。今年56歲的杰夫·昆斯,也是年輕當代藝術家們的“靈感”源泉和重要的模仿對象。他的不銹鋼雕塑作品《懸掛的心》曾在紐約拍出2600多萬美元的高價,這件作品其實看上去很簡單,就是簡單地放大了一件廉價的塑料充氣玩具,只不過把材質換成了不銹鋼,然后噴上了很亮很亮的汽車漆,使之看上去還有些塑料的效果,但是就是這么一件作品,售價卻超越了很多的大師經典作品,卻也令人咋舌。昆斯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出名,但當時只是一個個完全不被藝術界接受的異類,作品的市場反應也非常冷淡,他后來為了繼續有錢能搞藝術創作而去華爾街當起了證券經紀人,正是這一段商海生涯令他終生難忘,從此,他成為一個商業頭腦很精明的藝術家,重出江湖后,終于叱咤風云,成為業界大佬。對于批評的聲音,他是這么解釋他的藝術的——我就是要讓藝術變得美麗、客觀、親切,能夠與觀者形成互動,進而賦予觀者力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