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巧生和他的畫作 記者 徐元賓 攝
外出時,他一定會戴著帽子,還要用紗布遮住右眼和右臉。原來,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他幼時就患血管瘤,右臉早已嚴重變形,他害怕自己的形象嚇到路人。不過讓人很難想象的是,就是這個叫李巧生的殘疾男子,通過5年拜師苦學,卻畫得一手令人贊嘆不已的工筆畫,作品《觀音像》曾榮獲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主辦的“紀念徐悲鴻先生誕辰115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銀獎。今年2月1日,李巧生接到了由徐悲鴻夫人廖靜文簽發的ISQ9000A藝術體系資格認證證書,成為一名“真資格”的畫家。
出生8月發現患血管瘤
記者昨日在渝北區錦坪街李巧生家里看到,他的右臉被一大塊紗布遮掩,右邊的鼻孔有些浮腫,已將左鼻孔擠得不見鼻眼,右邊頭部也明顯比左邊高。見到記者詫異的眼神,33歲的李巧生微笑著解釋:“主要是血管瘤長大了,右邊臉有點變形,怕把人嚇到了,才用紗布遮掩。”
李巧生的母親在旁告訴記者,兒子出生8個月后,有鄰居發現他鼻梁根部有一紅點,像是蚊蟲叮過一樣。當時,她沒在意,誰料兒子鼻梁處的紅點竟漸漸地越長越大,用手一摸,能感覺到里面有包塊。后來,那個包塊被醫生診斷為血管瘤。
先后13次接受全麻手術
“兒子吃了很多苦,一歲多時就被送到醫院做手術。”李母傷心地回憶說,那次手術并沒有讓血管瘤從巧生的身體中消失。后來,血管瘤竟陸續“蔓延”到了李巧生的臉部、手部、小腿部等處。因為這病,李巧生上小學時,一到寒暑假,就會被家人送到主城各大醫院看病,做手術。到現在,李巧生已先后13次接受全麻手術,屢次逃離“鬼門關”。
從1993年開始,因在李巧生眼底部的血管瘤越長越大,以致擠得他的右眼眼仁都翻了出來。為了不嚇到人,也為了減少右眼的感染,李巧生開始戴眼罩和帽子,將右眼遮住。慢慢地,他習慣了用左眼看世界。
輟學后偶認恩師學工筆畫
由于飽受血管瘤折磨,無法靜心讀書的李巧生失去了上初中的機會。但李巧生沒有自暴自棄。
李母說,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當時的學田灣新世紀超市樓上認識了開畫廊的楊老板。楊老板在得知李巧生從小喜歡畫畫后,熱心地為他介紹了一位工筆畫老師張銀珠,希望他能得到系統學習。“大家都說,小時候的我畫啥像啥。”李巧生笑著說,他拿到聯系方式后,立即與張老師通了電話,并約定在重慶工商大學門口見面。見面后,李巧生將自己帶去的畫交給了張老師。張老師看后,當即決定收下他這個徒弟。
從此,李巧生開始系統學習工筆畫。
勾畫線條練了一年
要學好畫,除了有天賦,恒心和毅力必不可少。不過,在李巧生看來,學工筆畫時的枯燥和苦累,都是快樂的。
據李母講,為練習畫畫,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兒子每天早上總是五六點就起床,畫到晚上六七點。一日三餐,吃飯跟打仗一樣,兩口扒下肚,擱下碗又開始拿起畫筆。因為畫畫缺少鍛煉,李巧生在學畫一年左右后,體重從100公斤增加到了113公斤。
李巧生接過李母的話說,其實,學畫畫的那些日子,一點都不累,就是眼睛看久了有點酸脹。他透露,為練習工筆畫中一氣呵成的線條,他從早練到晚,從鉛筆練到毛筆,從歪歪扭扭練到隨手自如,而且有力道,足足花了一年的時間。
李巧生的同門師兄劉丹告訴記者,在工筆畫中,線條可以說是工筆畫的靈魂。李巧生的悟性很高,遇到問題,老師一點便通。在李巧生的畫中,線條畫得非常好,色彩也不錯,他的畫總是給人一種雅的感覺。
大器晚成賣出多幅工筆畫
2009年,經過5年苦學,李巧生“出師”了。大器晚成的李巧生辛苦的付出,終于獲得了回報。
李巧生說,他的第一幅小作品《老虎》,在沒有裝裱的情況下,被一畫廊老板以50元的價格買走。當時,他心里甭提有多高興。李巧生稱,畫的價格雖然不高,但那是他第一次靠畫畫所獲得的收益。后來,他陸續畫了些牡丹、花鳥、魚蟲等小幅的工筆畫,分別以50元、100元不等的價格陸續賣出。李巧生說,那一年,他的牡丹賣得特別好。
后來,李巧生開始畫一些大型的人物工筆畫,如《十二金釵仕女圖》、《八仙過海》等。在張老師的幫助下,他的大幅作品已經賣出了多幅。
李巧生的老師張銀珠說,目前,李巧生臨摹的《仕女圖》和《唐卡》非常漂亮。為學生上課時,她常常會將其掛出來,讓大家學習。
李巧生說,去年10月,他的作品《觀音像》榮獲了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主辦的“紀念徐悲鴻先生誕辰115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銀獎。今年2月1日,李巧生收到了中國書畫家聯誼會頒發的ISQ9000A藝術體系資格認證書,榮獲國畫家稱號,證書由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主席——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在去年12月親自簽發。
希望這輩子能自食其力
由于治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李巧生不得不外出找工作,但因患血管瘤,他屢吃閉門羹。一年前,在龍溪街道金紫山居委會的牽線搭橋下,李巧生找到了一份晚上給加州童心橋下的“愛心亭”做清潔的工作。誰知沒做多久,他就因愛心亭被拆除而失業了。
雖然經濟拮據,但李家母子卻一直樂觀地面對生活。李巧生說:“我現在的生活就像退休,很休閑。但要是真有份工作,哪怕再苦再累,我也樂意去做。我要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沒有白到世上走一回。”
李巧生說,他有一個心愿,就是多畫一些作品,待時機合適時,開家畫廊,靠自己的努力養活自己。
李母則表示,目前李巧生沒有固定生活來源,全靠吃低保,她也只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不過他們不會接受任何個人形式的捐助。如果有可能,她希望大家能幫忙提供一下信息,看看哪家醫院可以治好巧生的血管瘤。
期盼遇上有緣人
喜歡上網、看NBA、關心時事的李巧生說,他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但他并不將自己看成是個病人。白天出門時,他知道自己有很高的回頭率,但他會坦然面對。遇上周末,李巧生也會到北城天街打望,開拓自己的思路。
李巧生說,學畫這些年來,讓他內心變得越來越平靜。他也想成個家,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圓滿,但他不會強求。如果真有一天,能遇上有緣人,他也會積極爭取。 記者 徐勤
人物檔案
李巧生:1978年11月18日出生,視殘二級。2005年,開始學習工筆畫。2010年10月,作品《觀音像》榮獲中國書畫家聯誼會主辦的“紀念徐悲鴻先生誕辰115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銀獎。2010年12月,通過中國書畫家聯誼會ISQ9000A藝術體系資格認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