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玩藏品是世界文化的精髓,其不僅榮登世界各大博物館的大雅之堂,也是富豪藏家爭相索求的對象,是象征經(jīng)濟實力的墻上飾品和柜中飾物。許多外國富豪和收藏家均以中國的文玩藏品作為其收藏的重要部分和彰顯其收藏實力的標志。已故美國富豪、被稱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之一”的多麗絲·杜克便是其中之一。
1912年出生于美國紐約的多麗絲·杜克是美國19世紀末的“煙草大王”及杜克電力公司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杜克的獨生女。1925年,詹姆斯·杜克去世,年僅13歲的多麗絲·杜克從父親那里繼承了約8000萬美元的巨額遺產,從而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多麗絲·杜克(1912年至1993年)一生中以其巨額財富而始終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她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生前曾創(chuàng)辦“多麗絲基金會”,為保護野生動物、改善兒童教育和醫(yī)學研究等各項慈善事業(yè)作出了很大貢獻。她還有一個特殊的愛好,那就是酷愛收藏。她傾畢生精力收集各國各類經(jīng)典藏品,從家具到古董,從珠寶到名畫,甚至陳年佳釀都是其搜羅的范圍。她將這些藏品分門別類地布置在其豪宅中,供自己和到訪的朋友們觀賞把玩,這在當時的商業(yè)富豪圈中是不多見的。
生性喜愛冒險和旅游的多麗絲·杜克對東方文化十分著迷,她曾常年在東南亞國家旅行,并購買和收集各類古董和玉石,中國的文玩藏品便包含其中。2009年8月,北京榮寶拍賣公司曾組織過一場“多麗絲·杜克收藏品專場拍賣會”,廣大藏家有幸首次近距離地觀摩到了這位美國富豪的中國藏品。在這些藏品中,包括明三彩琉璃釉高浮雕龍穿牡丹紋爐(估價3萬元,成交價62720元)、清蘋果綠釉小荸薺瓶(估價4000元,成交價22400元)、清胭脂紅釉魚形花插(估價1.2萬元,成交價15680元)、清乾隆天藍釉青花釉里紅堆白雙輔首耳方壺(估價1.5萬元,成交價15680元)和19世紀至20世紀銅胎琺瑯鏤空龍鳳紋香薰(估價3萬元,成交價109760元)等共計11件精品。特別是那件清乾隆天藍釉青花釉里紅堆白雙輔首耳方壺,被多麗絲改造成了臺燈,并安裝了兩個燈泡,這種改造雖會降低藏品的原有價值,但卻是一種創(chuàng)意,并體現(xiàn)出多麗絲對收藏的感受。
同多麗絲·杜克熱衷于中國明清藏品不同,現(xiàn)為上海香格納畫廊老板的勞倫斯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情有獨鐘。勞倫斯是一位瑞士人,他的香格納畫廊位于復興公園內,門面很普通。這位沉醉中國當代藝術品的瑞士人已經(jīng)在中國生活了近20年,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曾在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習藝術史,后于1988年來到上海,在復旦大學進修中文,學習中國當代史。隨后赴香港經(jīng)營畫廊,1995年重回上海,在波特曼酒店二層開設了香格納畫廊,后畫廊搬到復興公園內至今。“我們感興趣的是新的藝術家!”這是勞倫斯的一句收藏格言。在他網(wǎng)羅的藝術家中,包括了余友涵、岳敏君、王廣義、丁乙、曾梵志等多位中國當代畫家,他為每位同畫廊簽約的畫家準備了一本檔案,記錄他們的創(chuàng)作和參展獲獎的情況。這種檔案不僅使畫廊對藝術家的發(fā)展方向有所把握,同時便于給藏家一個較為合理的建設性意見,是畫廊在培養(yǎng)固定藏家時所采取的一種良好舉措。在勞倫斯看來,當代中國藝術品看似價格很高,但與國際同價格水平的藝術品相比,仍有上漲空間。“投資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收藏家必須要盡早確立自己的收藏系統(tǒng)和喜好”,這是勞倫斯給中國收藏家的建議。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