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的困惑
“我們這些做中低端翡翠零售生意的是越來越難活了。”面對翡翠毛料漲價,常年經營黃金飾品、翡翠飾品的零售商老汪感嘆道。
“今年翡翠成品的價格漲得太快,無論我們從品牌加盟主那里拿貨,還是用其它的渠道向批發商進貨,都有些難以承受。”老汪說。
他指著包里剛進的一批翡翠手鐲,“這款式、玉質的鐲子年初進貨價也就在1000元左右,到年末基本翻了一番,飆到了2000元。廣州玉器街那邊的價格是一月一變。”
“許多老顧客都問,同樣的東西,價格一年內為何翻了那么多,我解釋稱毛料漲,成品價也跟著漲,不過顧客對這說法并不買賬,他覺得現在買鐲子吃虧,生意一下子差了很多。”
“對于我們這類百萬規模的零售商而言,毛料成本一時無法轉嫁給消費者,又沒大筆資金去囤新貨,不少同行在去年關門。如果翡翠今年還這般高漲,恐怕我也要步他們后塵。”老汪說。
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資料顯示,2000年到2009年,翡翠價格平均每年漲幅約為18%。2010年年初至年中,普通翡翠漲幅接近30%。
漲價中的機會
“去年翡翠毛料猛漲,對玉器市場沖擊很大,但對業內老手而言,這里同樣蘊含更多的機會。”專營翡翠的玉之緣珠寶店老板阿強向記者表述了另一番觀點。
“對行內老手而言,2010年的收入顯然比往年好得多,因為他們基本有毛料庫存和成品庫存,跟著市場整體溢價就能獲益,而且大量新手的涌入,在成品市場上讓老手操縱利潤空間的余地更多。”阿強稱。
“在翡翠這個行當,新手總是向老手支付大量學費后,才能真正入行,忽悠是常態。”另一位平洲玉器街開鋪子、年銷售額千萬左右的老板老黎向記者打趣道。
“新手炒高了價格,老手跟進,新老結合,翡翠行當炒到讓大伙都看不懂。”在老黎的眼中,去年翡翠行當就是一個大家“炒”的過程。
“囤貨的新人多了,我們老手自然也推波助瀾,大家一起把價格推上去了。”之后,越囤越貴,越貴越囤,成了一個循環。
騰籠換鳥
對于當下翡翠毛料上漲引發的不少翡翠企業困境,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委員會執行會長何乃華有另外一番看法。
“昔日翡翠一熱,大伙都涌入這個市場,良莠不齊,往往出現老手忽悠新手,新手忽悠外行的情況,如今隨著原料上漲多帶來的行業連鎖反應是件好事,這是個優化行業環境的過程。”何乃華稱。
他指出,“翡翠本身擁有增值收藏和裝飾雙重功能,但去年大伙關注點都落在翡翠的保值增值功能上,忽略了裝飾功能,而現在由于毛料上漲,中高端毛料奇缺,逼著企業主把目光轉到裝飾功能上。”
“不少翡翠企業在低端翡翠產品的裝飾功能上思考得并不多,在中高端產品原料稀缺的現狀下,普通料子上漲的情況下,不得不逼迫其強化低端產品的設計理念和做工款式,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把目光從保值收藏功能向裝飾功能轉過來。”
對于翡翠毛料繼續一路上漲所帶來的風險問題,何乃華表示,炒作的游資會撤離這個市場,溫度會降溫的。
梁晃林則表示,現在這情況,通脹,熱錢等各種因素一股腦兒進了這個市場,翡翠毛料想跌不可能,而中高端的毛料能狂漲到什么程度,也很難預測,這個過程比當年瘋炒的普洱還瘋狂,最怕最后大家都落得個血本無歸的下場。
普通料子的上漲短期看似給行內整體溢價帶來利潤上的收益,但長期來看,普通毛料制作的翡翠成品不具備明顯增值作用,如果毛料價繼續漲,導致成品價漲到普通消費者不愿意承擔的幅度,那對多數普通商戶是毀滅性打擊,畢竟多數普通翡翠飾品是裝飾紀念作用,而非收藏保值作用。“老黎對未來翡翠市場前景也不無擔憂。
用句揶揄的話來描述當下翡翠市場,它就像另一版本的房地產,剎不住車,只能一路向前,不知何時撞上山丘,跌個粉身碎骨。
黃浩明 楊興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