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過年老照片已成為珍貴的收藏品。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輩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有人用帖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成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F在長輩給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為“窗花”。喜慶的節日氣氛,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春節裝點得紅火富麗。
我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我國特產,也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春節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F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