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有新年購置年貨的傳統習俗,年貨不僅可以滿足節日的日常所需,同時也為新年增添喜氣與好兆頭。隨著收藏熱的興起,藝術品也逐漸通過年貨的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
買得起
購藏藝術年貨,應量力而行,盡量使用閑錢為好。用閑錢投資藝術年貨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藏品漲了、賺了當然高興,跌了、虧了也不至于影響情緒、改變生活。
掛歷可以是人人都買得起的藝術年貨。它是將攝影、書法、美術、印刷等技術融為一體的實用性藝術品,由于它自身具有的圖案美觀大方、印刷精美、內容多樣等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也成為許多收藏愛好者的新寵。掛歷的題材可謂五花八門,名車名宅、寵物玩物、國畫洋畫、歌星舞星、球星影星、奇石盆景、花鳥魚蟲、松梅竹鶴等等,應有盡有。早期掛歷、題材特殊的掛歷以及紙張、品相精美的掛歷更具收藏價值。
葛先生從上世紀80年代起著手收藏掛歷,每年春節前后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他說,收藏掛歷投資極低,收藏者除了去市場購買,還可把家里的掛歷用完后收好,或向親朋好友索取。在老葛的心目中,掛歷既是物質產品,又是精神產品;既是實用品,又是藝術品。掛歷的每年發行,也不斷打上時代的烙印,各個時期出現的掛歷反應了各個年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點。收藏掛歷,不僅收藏的是一段歷史風貌,也是收藏一種時代潮流,更是收藏一份快樂和趣味。
看得懂
購藏藝術年貨最好要選擇自己看得懂和能夠辨別真偽的東西。在贗品大行其道的今天,這一點尤其重要。
學美工出身的孫先生,在雕刻印章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因此他每年春節前后,都要用單位發的年終獎金,購藏些閑章。
閑章的印文內容非常豐富。或記事、或言志、或抒情、或詠物,大量的閑章印文摘自經史典故、詩詞佳句和名言警語。有的反映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生態度;有的發表各自的藝術主張、個性追求;有的用以自勵明志、抒發情懷。其中充滿了哲學、文學、美學色彩,耐人玩味。閑章也常常成為文人寫意畫和書法作品中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和畫面本身的情調、意境渾然一體、相得益彰,起到了相互映襯、相互補充的作用。
對閑章頗有研究的孫先生認為,閑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淋漓盡致地反映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道德情操,以及修養、情趣、學識和經歷。特別是名人的閑章,大多格調高雅,別有情趣,有閑章不閑的說法。魯迅先生曾經用過的一枚閑章,印文是“只有梅花是知己”,充分表現了他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高潔情操。由此可見,閑章實在是妙趣橫生。
留得住
購藏藝術年貨重在積累,好比春蠶吐絲成繭、春燕銜泥筑巢,日積月累,方能集腋成裘,藏有所成。
方女士從1981年我國發行首枚“8克生肖雞年紀念金幣”起,每逢年末歲首堅持購藏生肖紀念幣,如今不僅數量已形成規模,其價值也不斷向上攀升,尤其是早期生肖幣更是漲勢驚人。
生肖紀念幣的圖案大多選用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等我國著名畫家的名作,畫面十分漂亮,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生肖紀念幣從材質上分有鉑金、黃金和白銀;從制造工藝上分有本色金銀幣和彩色金銀幣;從形狀分有圓形、方形、扇形和梅花形等。另外,生肖系列紀念幣的制作工藝和品質十分精良,不少品種由造幣廠最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設計雕刻,每種生肖圖案皆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再者,生肖紀念幣一般都是限量發行,物以稀為貴,受到收藏市場的追捧也就不難理解了。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時至今日,生肖系列已成為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發行歷史上重要的經典延續項目,為傳播中華文化,弘揚民族審美情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生肖紀念幣在世界各地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深受廣大集藏愛好者的喜愛,生肖幣收藏已成為一種國際時尚。
用得上
購藏藝術年貨,如果能巧妙地將它運用在生活中,點綴也好,使用也罷,讓你的生活增添一抹文化氣息,獲得更多的美感和快樂。
吳先生收藏的傳統年畫品種繁多。有神像類,如門神、財神、灶王、關帝、八仙等;吉祥圖案類,如狀元及第、吉慶有余、連生貴子、群仙祝壽等;歷史人物及故事類,如桃園結義、文姬歸漢、昭君出塞、穆桂英掛帥等;戲曲故事類,如《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西廂記》中的《紅娘傳書》等;市井生活類,如《春游圖》、《賽龍舟》等,畫面大多精致美艷,文化內涵深厚,以通俗的繪畫語言表達了人們喜慶的審美情趣。
每逢過年,他除了忙于購藏年畫外,還會挑選一些自己收藏的傳統年畫展掛起來,不僅家里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又讓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感受到了許多現代人體會不到的“年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