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畫收藏 創新收藏文化專稿之一
開篇語:
千古吳昌碩
委閻正
2011年開年新初,本刊“名家書畫收藏”欄目聚焦近現代書畫名家、名作。光焰千秋的近現代大師,按生年排序他們是: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吳湖帆、徐悲鴻、溥儒、潘天壽、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陸儼少、陳少梅12人。他們的畫像由大收藏家高魏華盛情專請內蒙古畫家孟喜元所繪。孟喜元懷著虔誠敬畏之心,查閱多方資料,重溫大師生平、焚香沐浴、頂禮膜拜,數易其稿,九朽一罷,最終成就此壯舉,原作悉數為高魏華珍藏。
高魏華先生據私不私,開誠布公,登《收藏界》一席之地,將大師群像昭告天下,并配以33年前重金購自“榮寶齋”的眾大師力作,與諸君共享。
《收藏界》以此為契機,組成寫作班底,邀請12位評論家、作家、記者等各界人士,每人一篇,以不同角度、多樣風格,闡釋大師,解讀作品,并以各自的認識,講述個人對肖像的感受,每期介紹一位大師,十二個月發完。作為社內編輯,近水樓臺,我便竊得寫第一位大師的機緣。身處近現代之交的吳昌碩,領銜開篇,當之無愧。我卻誠惶誠恐,忐忑不安,然權作拋磚引玉,豐盛大餐,金玉滿堂,全在左右,請君拭目以待。
孟喜元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創作,在寫實傳統的基礎上,融貫中西,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貌。他曾繪制40多部連環畫,以及大量國畫、年畫、宣傳畫等,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經驗,還多次獲得國家級大獎,并有大量作品被國家級機構及樓堂館所收藏。他還赴泰國、新加坡、韓國以及臺灣、澳門等地舉辦畫展,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近年來,不少畫家或單幅或系列都先后畫過類似肖像題材,孟喜元這批創作我認為干凈利落,形象生動,人物鮮明,是同類創作當中的佼佼者。如這幅吳昌碩像,雙手交叉胸前,謙和自然,平靜淡定,畫家神情安詳中又透出一絲孤傲,是不可多見的神妙之品。
吳昌碩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畫家之一。
近代畫壇巨匠齊白石曾有詩云:“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詩中視若神明地將吳昌碩與數百年前的徐渭、朱耷相提并論,并甘愿變身走狗轉換輪回,牽紙研墨去侍奉這三位先賢。
其實,齊白石最為尊敬并受益最大的還要首推吳昌碩。吳昌碩的書法,真行隸草篆樣樣精通,并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尤精石鼓文,有“曾抱十石鼓”之說,結體在胸,自成一家。他治印成就最高,遠追秦漢,近取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開宗立派,前所未有,日本印界贊譽吳昌碩為唐之后第一人,并專門制造吳昌碩半身銅像贈與西泠印社,給吳昌碩很高的評價。
吳昌碩的好友任伯年見其書印造詣精美絕倫,便鼓勵其學畫,50歲后,吳昌碩方以書入畫,初隨任伯年,后臨趙之謙,繼而青藤、八大。殊不料,吳昌碩賴以書法根基的深厚,用筆遒勁,恣肆縱橫,一出手便非同凡響。他運用脫胎于篆書的筆法,雄渾博大地畫出了梅花,又以狂草的奔放,畫出了紫藤、葡萄。他還將篆書的運刀、章法融入繪畫。他涉獵的題材越來越廣泛,并形成了極富金石味的獨特畫風。
嗣后,吳昌碩的繪畫成就已跨越任伯年之上,詩、書、畫、印的全面發展并緊密結合,使他成為晚清最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和印壇領袖,影響遍及海內外,盛名一時。
吳昌碩《壽相仙鳳圖》是收藏家高魏華先生1978年從北京“榮寶齋”購得并珍藏至今的畫作,從畫上看,牡丹、木蘭、水仙、菊花、巨石等等,都是“老缶”常畫的強項。富貴牡丹,冰清玉蘭,長壽水仙,正應和了“壽相仙風”的畫題,凝聚了題詩“富且貴兮壽而康,福地突兀開玉堂”的美妙寓意,此畫是詩書畫印的最佳結合。
曾有評論推崇吳昌碩先生“將花鳥畫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擁有吳昌碩一件帶題詩之畫作,那么就等于擁有了吳昌碩先生的“四寶”。作為中國畫傳統與創新的集大成者,吳昌碩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不但是中國近現代畫壇上自然銜接的重要橋梁,更是近現代畫壇最有成就、最具影響的開拓者。他的名字將在中國畫壇佇立千秋!
賞讀名作·收藏大師
云南 魏 華
如果說中國近現代畫壇之間有一座自然的聯系之橋的話,那么吳昌碩先生便是這座重要的橋梁。他屹立在晚清民國兩個時代交接點上,承上啟下,融會貫通,貢獻非凡,成為曠世師表。
作為杰出的“后海派”之大家。吳昌碩把詩、書、畫、印融為一體,自成一家,尤其是闊筆寫意花卉的繪畫風格影響最大,成就極高。在民國時期,他與錢瘦鐵、王冠山(冰鐵)并稱“江南三鐵”。由于吳昌碩藝術成就巨大,成為公認的畫壇、印壇領袖。
吳昌碩的可貴在于:他并不是一個科班出身的畫家,他原先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一位治印高手,半路出道,五十歲后才入畫壇,由于他在書法、篆刻上的造詣,也造就了他繪畫上的成就。他的畫脫胎于篆書的用筆,渾厚蒼勁。畫梅花有篆書功力,畫葡萄、紫藤有狂草的奔放筆致。他還將篆刻的運刀、章法和體勢融入繪畫,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吳昌碩出手不凡,一掃當時萎靡軟弱之畫風,因此大受歡迎,盛名遠播海內外。世人皆為能得到他的逸品如高中狀元般欣喜異常,珍之藏之頌之。時至今日,吳昌碩先生的真跡更是萬金難求,讓人無限神往。
讓我們懷著虔誠的心情,展卷欣賞吳昌碩先生的此幅《壽相仙風圖》,徐徐展卷之際,雄奇之風撲面而至,此畫筆墨高古,線條凝煉,筆力力透紙背,又縱橫恣肆,氣勢雄強,闊筆橫掃又不乏精美絕倫,堪稱吳氏的精品代表作。只見畫面中間為一塊凜然而居的巨石,牡丹、玉蘭、水仙依石逢勃綻放,牡丹飽滿鮮麗,紅而濃烈如火,玉蘭潔白碩大,典雅高貴,水仙藍而滋潤,暗吐幽香,分外妖嬈,墨石堅而無言,遒勁樸拙,極富視覺張力。無論花與石,都是金鉤鐵線,充滿金石之氣。藝術大家,其作品無不受世間萬事萬物之啟迪,別出心裁繪心靈之感悟,此畫亦如此,在民間,牡丹喻富貴、玉蘭顯高潔,水仙寓長壽。畫面內容,既彰顯了畫名《壽相仙風》,又突出了題詩:“富且貴兮壽而康,福地突兀開玉堂”的詩情畫意。此畫品相完好,書有大氣象,畫有大境界,印有大雄健,詩有大福壽。且詩、書、畫、印有機結合,布局、著色、意趣、筆韻相益得彰,黃金搭配,不愧為空谷絕響、彌論古今的傳世佳作。
除去考慮到昌碩先生在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成功突破外,詩、書、畫、印四美俱臻也是昌碩先生能贏得盛譽的重要原因。你如果有幸收藏了一幅有題詩的吳畫,就等于就擁有了昌碩先生的“四寶”。此畫詩美畫精印健書法老辣,堪稱具有“四寶”的精典神品,觀其原作,猶如品味一曲禪音,是為藏者、觀者之大幸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