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詹皓 報道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紀念,隨著這一社會關注點漸漸升溫,同辛亥革命有關的文物藝術品也在市場開始了異動,孫中山的書法作品率先領跑,他的一件僅兩個字的書法作品在短短一年里漲了近4倍。
本市藏家J先生兩年多前從拍賣場上花幾萬塊錢拍了一張孫中山的書法“博愛”回來,朋友們聽說后紛紛表示“有點高了”,而今,孫中山的“博愛”最高拍到50多萬元。懂行的藏家認為,孫中山作品在拍場上屬于近現代名人書法板塊,近年來這個板塊本身就在持續上漲,而即將到來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將為相關的名人書法行情再添一把火。
據悉,今年國內許多拍賣行都將舉行與辛亥革命百年紀念相關的專場拍賣,比如在國內率先挖掘名人書法價值的北京匡時拍賣已經在籌劃今年春拍隆重推出“辛亥百年”書法專場。匡時董事長董國強表示,很多歷史文化名人,他們的書法存世并不多,但市場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希望類似專拍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和收藏他們的作品,收藏不僅僅是關注價格,更重要的是收藏歷史和文化。
作為中國近現代名人,孫中山的書法作品一向受市場關注,尤其是他早年贈送給好友的書法,由于更具歷史價值,而超過了書法本身。去年拍場上,一件孫中山的行書“樂趣”,拍出了201.6萬元,這幅作品曾出現在2009年拍場上,當時以50.4萬元成交,但僅過了一年,就出現了近4倍的上揚,顯示出其巨大的升值潛力。
同屬辛亥革命名人書法板塊的還有辛亥元老于右任,其書法影響力遍及東南亞,堪稱“一代草圣”,拍場上更是常客,僅去年最后兩個月上拍就達千件之多。專家提醒,雖然數量龐大,但于右任的書法精品升值潛力依然看好。
還有不少辛亥名人的書法獨有文化與歷史的韻味,如邵力子、黃興、黎元洪等,他們的書法已經從藝術升華成一種精神境界,具有非同一般的歷史意義上的審美價值。在搜集拍品過程中,匡時拍賣還發現許多曾輝煌一時的辛亥名人雖然被人淡忘,但他們的書法卻流傳了下來,比如孫中山盟弟陳少白,曾經和孫中山一起籌備廣州起義,并曾任孫中山總統府顧問等要職,由于現在了解他的人并不多,2009年某次拍賣中他的一件書法作品成交價只有4480元,僅隔了幾個月,當這件拍品再次出現在市場上的時候,成交價已經達到了22400元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