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沛臺實景圖》頁
《沛臺實景圖頁》,明代畫家唐寅作,絹本,水墨,縱26.2cm,橫23.9cm。
本幅作者自題并書七言律詩一首:“正德丙寅,奉陪大塚宰太原老先生登歌風臺,謹和感古佳韻並圖其實景,呈茂化學士請教。唐寅。‘此地曾經王輦巡,比鄰爭睹帝王身。世隨邑改井猶存,碑勒風歌字失真。仗劍當時冀亡命,入關不意竟降秦。千年泗上荒臺在,落日牛羊感路人。’”鈐“唐居士”。另有安岐、吳璵等人收藏印記。
唐寅在題詩中講述了繪制此圖的原由。明正德元年丙寅(1506年),唐寅36歲時,陪同大學士王鏊游覽沛臺后繪此圖,并贈茂化學士。沛臺,又名歌風臺,位于今江蘇省沛縣境內,相傳,漢高祖劉邦曾于此飲酒放歌,后人于是筑此臺以紀之。
唐寅此圖純用水墨,完全是紀實寫生之作。庭院屋舍結構清晰,頗具透視感。各種樹木相間雜,多用空勾夾葉,繁而不亂。近景坡石用細筆長皴,微作暈染,工勁中兼有細秀圓潤,是唐寅較富特色的山石畫法。遠景一角山林,霧氣沉沉,墨色濕潤,與近景相比較,雖有近大遠小的區別,但在空間位置上卻有很大的隨意性,反映了中國古代畫家對空間處理的獨特理解。整幅作品融宋代院體技巧與元人筆墨韻味為一體,呈現出勁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
該圖頁《墨緣匯觀》著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