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收藏還沒有完善的交易平臺,民間藏家難以實現預期投資回報(圖片來源:新快報)
白酒收藏有價無市 專家稱白酒拍賣未成氣候
一瓶汾酒拍出209萬元,茅臺新品十二生肖拍出102.2萬元,汾酒承諾10%溢價回收,茅臺紅鉆500毫升標價13萬元,同樣承諾溢價回收。白酒價格年年攀升,漲價信息幾乎隔月更新,終端的價格更是游離于企業的“承諾”。越來越多的拍賣、收藏信息顯示,品牌白酒可收藏、變現,成為一種新的投資。但有資深白酒收藏家認為,目前白酒收藏尚未成氣候,絕大部分是企業的炒作,推出的藏品未來能否達到預期的投資價值,還是個未知數。
產品無標準無依據交易難
9月5日,汾酒集團在北京“紀念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白酒品牌最高獎95周年”拍賣會上,20瓶國藏汾酒以3076萬元的總價拍出,其中單瓶最高拍賣價為209萬元,打破了茅臺單瓶103萬元的拍賣紀錄。
汾酒方面承諾,在2015年公開搖號,搖出20%的拍品將在拍賣成交價基礎上加價100%回購,其余標的加價10%回購。也就是說,如果收藏者5年后想出手的話,汾酒集團負責溢價回購。
在更早前的8月,茅臺宣布推出紅鉆奢侈品系列,500毫升定價13萬元,茅臺方面表示,基于茅臺天然的硬通貨特性,具備保值和增值功能。紅鉆酒自發貨之日起一年內都可由茅臺紅鉆酒發行管理中心溢價3%回購。
白酒品牌所謂的拍賣價格一浪高過一浪,推出的收藏品價位一個比一個高,就連普通的茅臺飛天,價格躥到千元以上還缺貨,有消息稱很多“被收藏”,高端白酒的奢侈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也讓公眾感覺到這是一門值得投資的生意。“酒本來也是個很好的收藏品,但國內的白酒遠沒有國外的紅酒成氣候”。說到國內的白酒收藏,廣東資深白酒收藏專家黎國光很是感慨,經過多年的收藏,他手上各類白酒品種已達2000多個,談及現在的茅臺收藏,他直言收藏產品不到1%。
黎國光表示,以前大多數收藏者都是出于愛好,互相之間以物易物的方式比較多,現在也有部分的投資者想通過收藏變現,但發現現實中很難實現。他解釋,首先,不少藏家在十幾二十年前多是從國營商店購買的名優白酒,當時也沒有票據,現在光憑瓶身即使能判斷是當時的年份,沒有標準、沒有專家可供參考,即使流通,其價位也難定。其次,企業方面即使有回收的機制,又如何來回收民間的藏品,根據什么標準來回收?“企業本身也未必有每個年份的樣品保存至今”。
對于目前的國內拍賣行拍出的價格,黎國光表示,既然是溢價回收,證明市場流通還是不暢順,尤其是民間收藏,幾乎沒有交易平臺可供藏品交易。
廠家炒作或難達預期投資回報
數以百萬的拍賣價格很是誘人,白酒真是可以值得投資的產品嗎?黎國光認為,以其經驗來看,大多數都是廠家自說自話,自己在炒作,對民間的收藏流通起不到大的促進作用。
據黎國光介紹,他曾經嘗試將收藏的白酒拿去保險公司投保,但由于沒有標準,保險公司也無法對此定價,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品的定價。此外,收藏的產品沒有合理的回收機制,買了之后企業真的能負責回收嗎?
廣東省酒類專賣局副局長朱思旭表示,收藏是一個新的方向,這個概念是對的,但不能與成熟的紅酒拍賣相提并論,且白酒收藏市場需要培育,比如說通過哪些渠道來變現,酒類專賣店、收藏家之間的交易、或者借助網絡等渠道,這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廠家承諾的溢價回收,朱思旭認為存在一定風險,如果廠家只是口頭承諾,沒有書面的文件、相關的合同、協議,往往藏家是達不到預期的投資回報。
記者日前從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獲悉,協會旗下的收藏專業委員會已經注冊成立,近期正在籌建酒文化博物館。屆時,藏家均可以通過博物館展出自己的藏品,以達到交流的目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