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雕塑家烏東《伏爾泰像》 陶土像,創作于1778--1780年,現藏于法國法布博物館
烏東是法國卓越的雕塑大師。他生活在充滿偉大歷史事件的年代中:舊政權在法國告終、美國革命、法國革命、拿破侖的興衰……它們影響著藝術的發展,提倡社會改革,尊重科學的精神都對人的理性作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雕塑家烏東受到了百科全書派的影響,并且由于接受了法國大革命的洗禮,得以沖破貴族化的羅可可藝術的包圍,以新的藝術觀和社會實踐在雕塑史上樹立了自己的突出地位。出于對當時進步學者所尊敬,烏東投以巨大的熱情,制作了一系列杰出的雕塑。他的雕像作品能夠充分表現出對象的精神、思想及個性。從古羅馬以來,雕塑史上以肖像為專長的大師,烏東可謂首屈一指。他能夠通過人物豐富而復雜的特征來表達其形象;他還善于抓住人物臉部靈活多變的表情,把肖像雕塑同環境氣氛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伏爾泰是卓越的哲學家、批評家、戲劇家,在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人物。這個坐像是烏東在伏爾泰經過多年流放,勝利地回到巴黎之后立即制作的。作品中,
伏爾泰被表現為身穿古代寬敞的長袍,身軀前傾,面帶嘲諷微笑的形象。寬松的長袍幾乎遮蓋了年逾80的伏爾泰的孱弱身軀,其流暢概括的衣紋又顯示出穩重的造型感,使人物產生一種莊嚴高尚的氣質,儼然是一位古代先哲。這位思想家雖年歲已高,但顏容仍然煥發著銳氣逼人的智慧和魄力,特別是眼部的雕刻,妙不可言地表現了眼睛的透明晶亮和由此流露出的人物內心的無窮奧秘。
讓·安東尼·烏東(Jean Antonie Houdon ,1741-1828)簡介:
讓·安東尼·烏東(Jean Antonie Houdon ,1741-1828): 十八世紀末的偉大的肖像雕刻家烏東的藝術反映出世紀交替時期新的思想意識和新的藝術觀的深刻影響。他是皇家繪畫雕刻學院附屬學校一個門房工人的兒子,烏東七歲時便進入了這所學校學習。可以說烏東從很小的年齡就置身于美術化境之中,而且他逐漸顯露的才能引起了老師們的注意。不久他就進入學院學習,在這里他遇到了比加里(Pigalle)、勒莫安(Lemoyne),在他們的教誨下,烏東年僅十五歲就因完成習作取得的成績而獲得金質獎章,并由政府資助其繼續學習七年。烏東在斯羅茲的工作室學習一段時間后,于1764年去了他所向往的羅馬,這時他創作的《剝皮人體》為他取得了巨大聲譽。日后,這件作品成為藝術家、甚至醫生也要使用的教科書。
在意大利完成了他的第一批大理石雕像后,1768年回到法國,1777年被吸收為院士。烏東與狄德羅和其他啟蒙學派以及百科全書派的人接近起來,這對他的天才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的美術觀點在啟蒙運動思想影響下樹立起來。他把自己的創作活動視為對社會的服務。 烏東的卓越的現實主義天才,促使法國和其他國家的科學、文化和藝術、社會和政治的杰出代表們大出其名。借次,雕刻家努力提供了他們的社會特性,深刻揭示了他們才能的特點、他們在人類面前的功績。烏東的藝術,既非羅可可樣式,也不屬于新古典主義。他的藝術的實質是率直的、冷靜的寫實。其實這正是法蘭西偉大藝術的核心和靈魂之所在。烏東的作品還具有姿勢的優美自然,肉體的柔和,線條的明凈,塊面的單純化等特點。他對對象的表現是謙遜誠實的,但這并沒有減弱作者的創意,相反卻使對象的個性特色和藝術家的創造精神都得到鮮明體現。他制作技巧的卓越,思想的自由豁達,在十八世紀的雕刻家中無出其右者。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