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書畫大家唐云作品《湖山漁樂圖》
當代海派書畫大家唐云,不甘囿于先人藩蘺,既尊傳統,又主創新,獨辟蹊徑,用生命之筆、情感之墨抒寫,成就其在海派乃至中國畫壇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這幅《湖山漁樂圖》小品,縱22厘米、橫16厘米,小品用傳統的“平遠法” 構圖,刻畫了江南的秀山麗水和漁民的勞作情景,描繪看似平常的一湖兩岸的山水、人物景致,卻在平淡中求奇險,開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其構圖之巧妙,剪裁之得當,堪稱一絕,小品不追求張揚的外在表現,更注重山、水、人、樹、石之間的內在構成和呼應,頗具整體感和張力,讓人嘆為觀止。
縱觀這幅遠宗宋元,近習明清,兼收并蓄、博采眾長、景真情切,狀物與抒情融為一體的小品,可見唐云對中國山水畫的繼承、演變、革新的過程。畫家用抒胸寫意的情感筆墨,寄興于自然,形成了其沉穩、厚重、氤氳、靜謐的唐氏山水畫風格。
悉心欣賞此幅小品, 畫家構圖繁復重疊,境界幽深壯闊似承宋、元;近景坡石和遠山用中鋒磊落粗獷的筆線勾出外框,筆墨剛柔相濟,蒼中帶秀,極具沈周之韻;內滲錯落率意的大小短筆,臥筆、橫點皴又見米芾;墨深筆厚、老辣蒼勁之樹似石溪、八大手筆;而荒率蒼渾的山石結構,清淡沉著的淺絳設色,又近黃公望之法。在承與變的交融中,彰顯唐云“師法古人” 和 “師法自然” 相兼施展之才華。小品中畫家尤為注重對一些細節的刻畫,中段湖光粼粼、水紋潺潺,二葉扁舟載漁民愉悅勞作,寥寥幾筆便將人物的形態、動作、表情刻畫得生動逼真、形似神肖,此時,水流聲、號子聲,似躍紙而出,蕩悠天際……畫家對物象的動靜對比描繪發揮得淋漓盡致。隔水坡地翠樹蔥蔥、疏離可見,遠山在云霧中巍峨高聳,氣勢雄奇,似云煙泮合,精妙地拓展了深邃悠遠的空間感。
畫家在寸紙中無雕飾琢磨中求蒼茫、闊遠之氣,情調、韻味已臻出神入化。畫家在尺箋中引領觀者凝神畫中暢游,又神出畫面之外,引發無盡遐思。畫面中的墨與色仿佛演繹著一首精妙的詩歌,震撼人的情懷。寸紙尺箋中,能具有如此豪放郁勃的氣勢,又不失自然清雅、意境雋永的詩情畫意;能有如此扣人心弦的手筆;又能把觀者引入心馳遐想的境界;只有寄興于自然,游心于山川而神遇跡化的海派書畫大家——唐云。 顧志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