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旋律系列》之一 200cm×160cm 布面油畫 2009年
作為女性藝術家,何君宏在豪爽、率真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細膩而柔軟的心,如同她“表意”般筆觸背后的寧靜與沉寂。無論“星空”系列,還是“旋律”系列,都別有一番心緒的律動。她喜歡仰望星空,明亮絢爛色彩之外仍不失一份靜思。
從中央工藝美院服裝設計專業走出來的她,懷揣著設計師的夢想,有過堅持和迷惘。喜歡突破的她,近幾年來尋找到一種屬于自己的藝術表達形式,在畫布上盡興地揮灑對生活的熱愛與真摯,并希望將這種美的快樂傳遞給更多的人。
商報:據了解,最早您畢業于服裝設計專業,這對此后的油畫創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何君宏:盡管在美院時期專攻服裝設計,但畢業后為藝術家王昌做助理工作。我認為,工作是再學習的過程,因此受到他藝術創作的很大熏陶與影響。此后,我主要的藝術表達形式開始轉向布面油畫,但有些東西是根深蒂固的,無論在色彩運用還是構圖理念上,原來服裝設計的元素仍然能夠在現在的油畫創作中有所呈現。
商報:從服裝設計領域到繪畫創作,經歷了怎樣的轉變過程?
何君宏:上世紀90年代,我從服裝設計專業畢業后,便很快投入到服裝設計工作中去,但當時國內的服裝設計行業并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產業鏈,使我感覺無法在這一領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能力。此外,我喜歡突破自我,在后來更多接觸架上油畫的過程中,我逐漸確立了藝術創作的新方向,將對美的感悟用油畫的方式表達出來。
商報:您描繪女性服飾的繪畫作品,是否可以看做是對服裝設計領域的一種延續?
何君宏:我在學習服裝設計專業期間以旗袍設計為主要方向。服裝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美學追求與文化品位,尤其是經濟、文明鼎盛的漢唐時期,其服飾匯集雍容、大氣、古樸與典雅的特點,具有很大的包容性,這充分反映出那個時代的文化心理。可以說,中國5000年優秀的文化積淀給予了我很多靈感,使我的個人藝術創作中不斷閃現出中國傳統美學元素的影子。
商報:您的創作傾向運用“大筆觸”,以“表意”為主,這種抽象表現似乎更多體現出創作者自身的主觀情感表達,為何選擇這樣的繪畫語言?
何君宏:相對寫實的表現方式,我更喜歡運用抽象的繪畫語言進行抽象表現,例如“星空”與“旋律”系列。
商報:“星空”與“旋律”系列作品色彩絢麗,但其中卻透露出深邃的意味,這是否是某種特定情緒的流露?
何君宏:運用明亮、溫暖的色彩,這與我的性情有關,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給周圍人以及更多人帶來快樂。“星空”系列作品是我在夜深人靜時有感而發的創作,每當獨自凝望星空,它的神秘、遙遠、深邃之美吸引著我;而“旋律”系列與我創作時習慣聽鋼琴曲與交響樂有關,在這個系列里,我將內心對音樂的感受用繪畫的語言揮灑在畫布上。
商報:您的作品是在尋找一種西方繪畫語言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重新整合嗎?
何君宏:是的。2004年,我去盧浮宮參觀,盧浮宮作為世界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其中卻沒有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當時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悠久而燦爛的文明歷史,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挖掘與傳承,從此我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創作出讓世界承認的中國當代優秀藝術品。
商報:您在藝術表達方式和題材的選擇上非常多樣化,今后有哪些創作計劃?
何君宏:最近我開始醞釀“四大美女”系列作品的創作,包括“貴妃醉酒”、“昭君出塞”、“西施浣紗”和“貂嬋望月”,準備用五年時間完成。該系列作品最關鍵的是如何用比較恰當的抽象繪畫語言表達出屬于中國的東方式語境,這也是我下一階段創作需要考慮的。
商報記者 叢曉燕
何君宏
1970年生 籍貫湖北武漢
1995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201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綜合繪畫研修班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展覽
現合作于李可染美術基金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