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玄孫,留下鈔票,還是古董?”12月27日下午,當臺上的大收藏家、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臺下300名中行廣西分行的高端客戶中,有不少人露出沉思的表情:顯然,在“抗擊通脹”這個老話題上,僅有錢是不夠的,因為,被通脹的恐怖所驅趕,一大群錢總要奔向市場。于是,買什么?成了當下手里有錢的人最頭疼的問題。
一只碗二十多年漲1000多倍
這是一場名為“盛世收藏”的銀行高端客戶的投資沙龍,據(jù)主辦方中行廣西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到場的客戶以企業(yè)高層、高管為主。“這是我們行第一次舉辦這么高規(guī)格的藝術品投資沙龍,我們的這些高端客戶,對股票、房產(chǎn)、黃金等投資早已熟悉,現(xiàn)在他們對藝術品投資顯示出了相當大的興趣。因此,我們愿意做一個橋梁,把馬未都這樣的收藏界名人請來,給高端客戶講講怎么進行藝術品投資。”該行負責人說。
“說到投資,大家都喜歡買房。前幾天我在北京看了一個很貴的樓盤,12萬元一平方米,可是北京非一線的墓地已經(jīng)30萬元一平方米了,比活人住的地兒還貴一倍多。你要是嫌貴,賣墓地的人就會說,你要是只買1平方米,你的先人只能坐著,因此你絕不能只買一平方米……”馬未都說到這里,全場人都笑了,因為這讓大家想起了電影《非誠勿擾1》里有人勸說葛優(yōu)投資墓地時的說辭:“炒墓地比炒房更賺錢!”但是,和藝術品的升值速度相比,炒房也好,炒墓地也好,那都是小巫見大巫。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在3年內(nèi)連漲400倍,這種算法還沒有把包括那些動輒在蘇富比拍出幾億元人民幣天價的瓷器。馬未都說:“在股市不穩(wěn)、房地產(chǎn)投資受到一定限制的情況下,藝術品投資成為一個投資的增長點。我不認為這和大家的文化熱情有關,只不過是投資的轉向。但中國的國力和這樣的高價位消費藝術品是不相符的。像不久之前剛剛拍出的全世界最貴的器物,5.5個億的乾隆粉彩鏤空開光青花魚紋套瓶,價格距離全世界最貴的收藏品不過一步之遙。我1987年在琉璃廠商店里買的明碼標價400元的碗,這幾年賣到了40多萬元,足足漲了1000多倍。”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藝術品投資成“第三極”
馬未都表示,藝術品投資未來將與股市、樓市并駕齊驅,成為投資市場的“第三極”。根據(jù)很多私人銀行財富報告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個人凈資產(chǎn)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端消費人群已經(jīng)達到33萬人以上。未來5年到10年,這個人群可能會超過100萬。與此同時,胡潤的《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顯示,藝術品投資在富豪的理財投資方向上由第8位上升到第4位,富人們的收藏喜好依次是手表和珠寶、中國古代字畫以及當代藝術品。在收藏途徑方面,近八成的富豪選擇自行購買,其次是通過拍賣行。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銀行把藝術品收藏投資像打高爾夫、品紅酒那樣列為維系高端客戶的重要活動。
“我的朋友中,有錢的很多,懂藝術品的沒有。”現(xiàn)場一位聽眾告訴記者,股票、房產(chǎn)、黃金、基金他早有不少了,這幾年看到藝術品投資火,也想試試,可苦于無從下手,這次聽了馬未都的講座,的確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尤其是馬未都講的關于藝術品投資的風險的部分,值得很多人回味。
“雖然藝術品和房子都能掙錢,但是藝術品和房子不一樣,房子是硬性需求,而藝術品不是。有句話說當你有了錢,藝術品是最后請進家的;當你沒錢了,藝術品是第一個請出去的。我不鼓勵人隨便投資藝術品,我更強調人素質的提高,文化消費觀的成熟。”馬未都還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跟風。他說,從古到今,藝術品收藏本質是一項個人愛好,但發(fā)展到今天已成為一些人謀暴利的手段,其實這已經(jīng)脫離了藝術品的本質。
在馬未都看來,選擇投資方式,最重要的不是看哪一種回報更高,而是看哪一種的過程能夠讓人心情更愉快。他說身邊的有錢人非常多:“我有一個朋友熱衷炒股票,和他一起出門,我的心情是最不愉快的,因為他的心情就是股市的心情。股市行情好了,他就滿面紅光,行情一差就愁眉不展。”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