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不是拿個學歷你就成藝術家
陳丹青身上能窺見魯迅的氣場
陳丹青新書“笑談”魯迅:
《笑談大先生》下月上市,昨日陳丹青接受華西都市報獨家專訪
“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進退,他總是放松的,豁達的,游戲的。”
畫家陳丹青又要出書了!這次不談“多余的素材”、不聊“外國音樂”,也不再續“退步集”,而是“笑談”他幾十年來不斷想念的一個人——大文豪魯迅。在明年一月即將出版上市的《笑談大先生》里,陳丹青用他一貫獨特的方式解讀魯迅,“還原”魯迅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好看和好玩。
七篇演講文陳丹青“笑談”大文豪
《笑談大先生》中共收錄陳丹青七篇關于魯迅的演講文。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壇的首位重要人物,幾十年來對他進行研究的專家數不勝數,用陳丹青的話來說就是:“全中國專門研究魯迅、吃魯迅飯的專家,據說仍有兩萬人。”作為畫家的陳丹青,怎么會公開講起魯迅?陳丹青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起因很簡單,一開始就是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郁先生邀請我去他們館里講魯迅。我以為講講就完了,后來魯迅的孫子周令飛又邀請我在全國幾個地方去講,所以后來他們就將這些演講文集結成冊。”
為何冠以“笑談”?陳丹青說,“很多人一提到魯迅,就首先聯想到很兇很苦、一天到晚發脾氣的形象。而在我眼里,他其實有非常好玩生動的一面。我看先生的作品,常常會在內心發笑,甚至真的笑出來。”
另類解讀魯迅先生的臉“非常酷”
在《笑談大先生》中,陳丹青用獨特的“眼光識力”開辟出一番新穎的解讀境地。
例如他從魯迅的樣貌去窺視他內在的深刻精神世界,“魯迅是我幾十年來不斷想念的一個人。……我喜歡看他的照片,他的樣子,我以為魯迅先生長得真好看。……這張臉非常不買賬,又非常無所謂,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臉的清苦、剛直、坦然,骨子里卻透著風流與俏皮。所以魯迅先生的模樣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學,配他的脾氣,配他的命運,配他的地位與聲名。”
陳丹青說:“魯迅是個極喜歡講‘戲話’的人,連送本書給年輕朋友,也要順便開個玩笑,給剛結婚的川島的書:我親愛的一撮毛哥哥呀,請你從愛人的懷抱中匯出一只手來,接受這枯燥乏味的《中國文學史略》)。那種親昵,那種仁厚與得意,一個智力與感受力過剩的人,大概才會這樣的隨時隨地講‘戲話’。”
陳丹青:
在同時代文人中,魯迅的“樣子是最好看的”,最能代表中國文人的面孔,而好玩在于魯迅擁有一種將世事看透之后豁達幽默的態度。
讀書札記
陳丹青:“荒廢”繪畫是因藝術圈功利盛行
《笑談大先生》責編、廣西師大出版社編輯總監陳凌云認為,作為一個畫家,陳丹青的文筆之好,絲毫不輸很多職業作家,“我曾經看過陳丹青老師十幾歲時寫的書信,文筆就已經顯出不一般。我想這跟他的家教有關系。他的行文感覺倒不像我們當代作家,更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文人的味兒。”昨日,和華西都市報記者對話,電話那頭的陳丹青談起話來溫文爾雅,但是講到某些讓他激動的話題,馬上就顯出獨特的思想鋒芒
華西都市報:有網友說你對魯迅的解讀是“最到位的”。你怎么看?
陳丹青:沒人能做到真正的“還原”。我不是什么專家,我只是魯迅先生的一名讀者。我講述的是我心中的魯迅。至于我的觀點對不對,那是另外一回事。
華西都市報:你本職是一名畫家,但寫起文章卻又毫不含糊。
陳丹青:我只是“業余的寫手”。有人喜歡我的文字,不能證明我寫的
有多好,可能說明別人寫的比較差。
其實,我從來沒有主動去寫過一本書。從來都是別人向我約稿,積累夠數就出書。至于有人認為我的文章有現代文學的感覺,那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的文字感覺就是那一批作家的作品。
華西都市報:您近幾年,不斷地出書、參與公共領域評論,卻很少辦畫展,于是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陳丹青還繪畫嗎?
陳丹青:繪畫這件事,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為什么要告訴別人我在畫畫?現在不少畫家,動不動就鬧得動靜很大,我不鬧動靜。現在藝術
界功利主義盛行,不少人畫畫或者是為了評職稱或者是為了賣錢,對藝術本身的關注度有多少呢。
華西都市報:您曾說這十年您在繪畫上是真的在“荒廢”。為什么這么說?
陳丹青:現在不是很多人都在吹牛自己有多厲害嘛,我就偏說我在“荒廢”。而且讓我吃驚的是,我這話更多是一種自嘲啊,結果很多人就結結實實認為我在后悔。好可惜,現代年輕人連玩笑話都不會聽了,這也是我一直懷念魯迅先生的“好玩”精神的理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