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肉’沒幾天好吃了!”日前,筆者在上海美協《上海現代美術史大系》(連環畫卷)的首發式上遇見了連環畫泰斗賀友直。老先生將近90歲了,這些年一直為連環畫事業暗淡的前景憂心不已。老先生所說的“回鍋肉”,就是小人書吃老本的現象,他認為如果連環畫不能適應新時代,找到符合現代人口味的視野,衰敗以至于消亡是早晚的事。
憂心1:惟利是圖
筆者日前在文廟古舊書市走訪時看到,一套老版的《三國演義》小人書已經賣到650元。因為看到了“錢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這些年也重版了大量連環畫。小人書儼然迎來了又一個春天。不過,賀老看得很清楚,他對筆者說:“把64開變成32開出,然后再變回64開,這樣翻來覆去,連環畫收藏者也會嫌煩的,連環畫終歸沒戲唱。”
賀老的老單位正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當年連環畫紅火時,上海人美社供養了幾十位連環畫家,一年能出幾百種小人書,可現在社里已沒有一位在編的連環畫師,今年只出了10余種新書,大多是重版,還算是近年出得最多的一年。這怎么能不讓賀老擔心呢?賀老告訴筆者,因為看到連環畫可以賺錢,當時一些人就惟利是圖起來,什么選題都可以畫,當年挑剩下來的“餿”選題也擺上了桌面。連環畫在讀者心中形象一落千丈。
憂心2:新人難覓
在賀老看來,連環畫一蹶不振至今的致命傷是中國連環畫大多只是改編而非原創。“連環畫家應該就是一個作家。”
當然一切問題的關鍵還是人。正如上述,目前曾經的連環畫重鎮上海人美社,現在沒有一位專職的連環畫師,即便要出新書,也是請老先生們出山再畫,很少有新人新作。
隨著連環畫的式微,愿意獻身此項事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可以說,連環畫的人才培養已基本斷了根。對此,賀老也顯得很無奈,“這也是沒辦法,你要給新人出路啊,現在是沒有出路。”

連環畫泰斗賀友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