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牙雕的價格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可望而不可即”,在近日東湖路嘉德文化中心“中國南派牙雕藝術展”上,廣東老行家們表示,雖然當季拍賣會上,牙雕動輒拍出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的高價,但事實上牙雕的價格空間由數百元至數百萬元,數千元就能買到不錯的作品。
據悉,隨著第一批原料剛剛進入中國,原材料“斷貨”多年的牙雕市場預計將在一兩年后重現繁榮,三年后收藏風向有望從收藏舊牙雕轉向新牙雕。
南派牙雕生存現狀相對健康
牙雕工藝歷來有三派,京派、海派、廣派,廣派又稱“南派”,是以廣州為代表的南方牙雕工藝。本次“中國南派牙雕藝術展”的展品包括廣州市高級技師、翁氏第3代傳人翁耀祥的“45層牙球”, 牙雕老藝人鄧玉佩的“龍燈”, 廣東省高級工藝師吳榮昌的“元春省親”和廣東牙雕老藝人麥加興的“敦煌牙球”,都是具有典型南派牙雕風格的作品。
由于受上世紀80年代末起貿易限制的影響,過去十余二十年間,國內流通的材料與制品有限,牙雕市場逐漸萎縮,各派工藝式微。“南派牙雕的情況相對較好”,嘉德文化中心負責人陳玲玲透露,不少南派牙雕大師的后代仍在堅持創作,近年還有工藝與題材的創新出現,行業生存狀態相對其他南派工藝更為健康。
然而,牙雕的市場化程度很低,大多只流通于藝術品拍賣市場中,而且以“舊”為主。觀察近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可見,絕大多數拍品都是明清牙雕,如剛剛結束的拍賣大潮中,拍賣成交價最高的就是以459.2萬元成交的“清象牙絲編織鸞鳳牡丹圖宮扇”。
牙雕市場
即將重新啟動
“因為原料缺少的緣故,大多數牙雕收藏者的收藏都是明清牙雕件”,一名有多年牙雕收藏經驗的廣東行家表示。不過,牙雕收藏市場很可能已經面臨轉折關頭。中國玉雕大師馬進貴了解到,按照協商結果分派給中國的首批原料已于今年4月左右送達,廣東市場也獲得部分配額。
盡管貨源不算太多,嘉德文化中心負責人陳玲玲還是信心十足地表示:“牙雕市場開始重新啟動了。”馬進貴預計,無需三五年,牙雕市場肯定就會再度興起:“2012年之后,牙雕市場規模將大幅擴大。”
“新的收藏者可能轉而從整體價格相對較低的新牙雕入門,收藏重點有可能由‘舊’轉‘新’。” 陳玲玲認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