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曉剛 《與愛情無關》 布上油畫 140 x 220 cm 2010
12月8日,著名油畫家張曉剛的新作展《16:9》隆重揭幕。17幅最新作品,以“16:9”為主題,既是對藝術家過去藝術形式的延續和發展,同時也是一種內在情感的延續。
作為中國最為大眾熟知的藝術家之一,張曉剛新作展引發了許多關注與話題。說起16:9——電子媒體時代的屏幕黃金比例,張曉剛笑言它甚至“象征了生活的進步,它成為一個新角度和方式去看我們已有的或想要世界”。張曉剛象征性地把他的記憶、現實和經驗表現在這個框架里,描述他的虛擬記憶與現實的關系。
張曉剛自2009年起就開始使用不同藝術媒材來表達自身觀念與思考,在這次推出的新作中他采用了新不銹鋼和立體材質來表達和延續對歷史與記憶的重溫。為人熟知的《大家庭》系列是張曉剛繪畫的代表作,此次新作也延續了以往的風格和主題,如《車窗》系列作品,描繪了在藝術家早期求學和成長中非常重要的角色——火車,表達了它感知周圍世界和認知自我的一個重要載體的作用。

本次展覽特別得到了馬爹利的鼎力支持,張曉剛曾在2006年獲得“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殊榮,今年他更作為馬爹利與今日美術館共同推出的公益藝術計劃 “關注未來藝術英才”項目推薦委員會評委之一,與馬爹利共同助力青年藝術人才在藝術道路上進取前行,持續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發展。
對話 張曉剛
“16:9”里的回憶碎片
Q:這次《16:9》的展覽用了新的材質和形式創作,可以說一下你的創作意圖嗎?
A:“16:9”是現在電視屏幕流行的黃金比例,但其實用來看傳統的14:9屏幕作品,人物是變形的。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我把我的想法放進這個比例里,也意味著“修正”,這是一種象征——我們必須用16:9的眼光去看事物。去年展覽時我便開始考慮使用新的材料,這次展覽仍以平面作品為主,但今日美術館空間太大了,所以找了床撐著(笑),不銹鋼材質的作品出于在材料上的研究,我最初是畫油畫的,后來則用了不銹鋼和立體的素材,因為不銹鋼與人有種互動,你可以在作品里看到自己的倒影。
Q:車窗系列里,這些回憶的風景有什么特別意思嗎?
A:“車窗系列”可以看到一種里與外的關系:從列車窗口向外看,你可能看到的不是車窗外的風景,而是你心里的東西,是模糊的;而從車窗外向里看的時候,本來應該是模糊的,但畫中卻反而是清晰的。而不銹鋼材質讓你好像看到了自己,其實看到的則是一些碎片,像是一種時空上的錯位。
對話 馬爹利全球品牌傳承總監孟尼亞
馬爹利 與藝術家一起成長
Q: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觀展心得嗎?
A:有兩個系列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首先是進入展館首先進入視線的床,在偌大的空間里看到一張小床是很有視覺沖擊力的,它讓我想起孩提時代,這是兒時躺在床上看世界的一種視角回憶;另外車窗系列也引起我很多回憶,其實坐火車時不只是看到鄉村景色,還會浮現起很多回憶片段。
Q:什么促成了此次馬爹利贊助張曉剛新作個展?
A:張曉剛是2006年度“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之一,這次贊助是這個項目的一次自然延伸,這也說明,我們與藝術家的合作并非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而是一起成長的。
Q:請問“關注未來藝術英才”計劃打算如何把年輕藝術家推向公眾?
A:干邑的釀造和調制是一門藝術,需要很多時間,以及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同理,新的藝術家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需要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他們,馬爹利可以在提供好的展現平臺上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