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成為世界名畫的主人公,對于蒙娜麗莎來說是幸運還是不幸。在過去的500多年里,她一直活在人們的密切關注中,風頭蓋過了任何一位明星;可另一方面,這位公眾人物的差不多所有隱私都暴露于世人面前,從嘴角的笑容到衣服上的花邊,從每根頭發到每條皺紋。
第一眼看見這張達·芬奇油畫作品的人們,大多會被蒙娜麗莎若隱若現的笑容所吸引。不過,在神經生物學家看來,這種微妙的魅力完全是光影造成的。舊金山史密斯-凱特威爾眼科研究所的兩位工作人員發現,用計算機軟件在畫面上增加些許陰影,就能顯著改變蒙娜麗莎的表情。當這位優雅貴婦的上唇被慢慢打亮時,她的笑容也會變得燦爛起來,而嘴角的陰影則會讓她看起來心情憂郁。他們認為,蒙娜麗莎的表情之所以讓人感到神秘莫測,就是因為畫像在不同角度和光線中產生了不同的視覺效果,這種視覺干擾欺騙了人的眼睛。
還有人把問題的關鍵歸咎于人們的聚焦點。在《科學》雜志的一篇論文中,一位哈佛醫學院的教授提出,如果把視線集中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她的笑容就會消失;只有把視線轉移到肖像畫的其他部分時,才會注意到蒙娜麗莎的微笑。
這位研究視覺成像的專家解釋說,人們的目光分為核心區和外圍區,前者注重細節,后者著重捕捉運動和陰影。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在蒙娜麗莎的眼睛上時,視覺的外圍區會注意到她顴骨的陰影,從而傳遞出“微笑”的信息。可當人們把目光放在臉頰和嘴角時,視覺中心區傳遞了大量的細節,弱化了陰影,這就讓人們“永遠無法從她的嘴角看見微笑”。
相比之下,工程師致力于挖掘構成畫像的筆觸。法國人帕斯卡·科特把自己發明的第一臺多光譜攝像機就用在了這里。在法國政府和盧浮宮博物館的監督下,這臺相機通過紫外線及紅外線為這幅油畫拍攝了13幅2.4億像素的精確照片,從而發現了25個肉眼無法看到的秘密。
秘密大多與畫作的原貌有關。歲月的消逝以及后人的反復修補,磨滅了畫布上的許多細節。比如,蒙娜麗莎原本握在手中的一條毯子顏色已經完全褪去,衣服上的花邊也不見了蹤影。甚至,她身后原本由淡藍色和白色組成的背景,也變成了如今深綠、深棕這樣的灰暗色調。
最讓科特感到自豪的是,他證明了蒙娜麗莎眉毛的存在。在這位婦人的左眼上方,科特發現了一個深色的筆觸。他認為這是一根眉毛墨跡,并且充滿喜悅地宣布,“雖然只有一根,但這也算是證據”。
500多年來,這樣細致嚴謹卻多少有些煞風景的研究從未停止。就在一周前,意大利人希爾瓦多·文森提把顯微鏡對準了蒙娜麗莎的眼睛。他在右眼里發現了清晰的字母“LV”。文森提猜測,這是畫家故意留下的自己全名Leonardo Da Vinci的縮寫。長期以來,一些研究者堅持,蒙娜麗莎并不像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是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名富商的妻子,而是達·芬奇本人的自畫像。文森提表示自己的發現也許能夠佐證這一觀點。
作為藝術史研究領域的權威,這位老人正在計劃一項近乎“瘋狂”的研究。他所在的研究小組已經向法國政府提出申請,希望開掘達·芬奇的墓穴,通過頭骨還原其面部,好判斷他與蒙娜麗莎的面容是否吻合。
作為看客,我們應該感謝達·芬奇。畫家弗蘭克通過仔細研究放大的紅外線照片發現,蒙娜麗莎面部一些區域覆蓋的油彩可能超過30層,整幅“傳奇名作”很可能耗費多年才得以完成。這位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創作的畫作,讓科學家和藝術家困惑了數百年,也給普通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只是不知道蒙娜麗莎會有怎樣的心情。如今,關于她的研究仍在繼續,方法手段越來越精準細密,研究對象越來越具體細微。這位美麗的貴婦一如既往地維系著自己曖昧的微笑,優雅端坐在眾人窺探的目光里。
本報記者 付雁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