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前事不忘,后世之師,然而偏偏有人不信這個理。畫家范曾因不滿收藏家郭慶祥的一篇批評文章稱其“流水作業”而將郭告上法庭索賠500萬元(早報文化版10月31日報道),在收藏界及文藝批評界引起巨大反響。目前受理此案的法院尚未開庭,但郭慶祥依據不久前出版的《范曾自述》再次在媒體撰文,直指范曾是“當代漢奸”,郭慶祥昨天表示:“我不怕再次成為被告,因為我說的全部是事實。”
郭慶祥稱,說范曾是“漢奸”并不是人格攻擊,只是在客觀評價范曾的人格:“之所以稱他是漢奸,源于前不久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范曾自述》第45頁對范曾妻子楠莉身世介紹的一段文字: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向中國無條件投降,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殺戮告終……這一天在東北沈陽有一棟日軍長官們居住的樓房,在一陣轟天的火藥爆炸聲中坍塌,其中有幾十名軍官和太太們在烈焰中灰飛煙滅。他們是引決自裁,其死固輕如鴻毛,為中國人民所不齒,而在日本人看來,卻不失悲壯。他們的名字在今天日本的靖國神社中被供奉,其中有楠莉的父親和母親。”
郭慶祥認為,在這段文字中,范曾是懷著崇敬的心情來介紹其岳父母的,“無疑,范曾是用日本軍國主義和右翼勢力的思維方式在解讀這場戰爭,這是對中國人民民族情感的嚴重傷害。”郭慶祥同時表示,其實楠莉父母這一段也僅僅是范曾為了給自己裝點門面的謊言。
早報記者昨天致電畫家范曾,其電話處于關機狀態,其后范曾經紀人徐先生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當代漢奸’一說流于斷章取義。”但他同時表示,他現在說話并不能代表范曾,因為他人在國外,并不清楚范曾與郭慶祥之間的事,范曾也未委托他發表言論,“現在就等著開庭,一切在法庭上說。”(作者:江村)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