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慕田峪、秋韻云蒙山、雁棲湖攬勝……今天上午,210幅書畫攝影作品亮相軍事博物館“走進京郊 感悟懷柔”書畫攝影展,集中展現了懷柔的山水風光、人文歷史景觀,吸引眾多觀眾駐足流連。
本次展覽是“走進京郊 感悟懷柔”文學藝術創作活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活動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先后分8批次組織于志學、寒石等200余名著名作家、藝術家深入懷柔采風創作,共創作出書畫、攝影、文學等藝術佳作1068幅(篇),在展覽中分“丹青溢彩”、“影像流光”和“畫苑擷英”三部分,其中書法和美術作品130幅、攝影作品50幅、橋梓藝術公社和雁棲美術創作基地作品34幅。分別以懷柔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等內容為主題。
“所有參展的書法、繪畫、攝影作品形式多樣異彩紛呈,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水準和感染力,反映出懷柔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是感悟懷柔的形象載體與藝術再現。”懷柔區文聯主席朱寶坤介紹說,此次書畫攝影展作者都是國內書畫影界和懷柔區內文藝家的中堅力量,精品之多、水平之高為近年來少見。其中,《懷山柔水》、《雁棲水美虹鱒來》、《懷北新村》等藝術作品,均充分表達了藝術家對京郊懷柔熾熱的愛。
展出作品中,一幅反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斂巧飯”風俗的畫作格外引人注目,在這幅高2.5米、寬3米的巨作中,農家少女挨戶斂糧、村婦壘起大灶燒火做飯、村民們圍坐一桌喝酒看戲的場景被刻畫得栩栩如生,真實再現了斂巧飯的百年習俗。這幅畫是由懷柔鄉村畫家范秀龍創作的。為了創作這幅作品,范秀龍七進位于深山的楊樹底下村采風寫生,收集查閱了大量斂巧飯的人文歷史資料,拍攝了數百張村民吃飯時端碗、拿筷、夾菜的特寫照片。
當這些傾注著藝術家無限深情的書畫攝影佳作展現在人們面前時,眾多觀眾被深深吸引,不少觀眾在作品前仔細欣賞,有的還拿出照相機、錄像機拍個不停。且贊嘆不已。
當天,《丹青懷柔》、《光影懷柔》、《筆墨懷柔》系列叢書還舉行了首發式。
據悉,“走進京郊 感悟懷柔”書畫攝影展從12月16日-19日共展四天,觀眾可隨時免費參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