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浙江人文大講堂將迎來2010年的最后一講。帶來壓軸講座的是旅日書畫篆刻家、學者鄒濤。講座的主題是《在日本的中國歷代藝術品:現狀·淘寶·回流》。
昨天,尚在日本的鄒濤老師在電話中向記者透露了本次講座的內容。
鄒濤,1962年出生于浙江。對于從小便喜愛書畫的鄒濤來說,法律是他的專業,而書畫是他的“準專業”。1991年,鄒濤東渡日本,為中日兩國的書畫和篆刻藝術交流搭建了友好橋梁。
日本官方和民間收藏有大量的中國書畫,尤其是清末民國時期,國內相對比較混亂,日本收藏界收購了大批珍貴的字畫。在日本書畫界和收藏界的前輩那里,鄒濤看到了諸多國內難得一見的書畫、篆刻實物資料,尋找到了曾經在書本里見過而未曾謀面的經典。
在日本友人的支持與幫助下,鄒濤開始收集、研究、整理、編輯這些珍貴的書畫資料。鄒濤告訴記者,借此講座,他要把這些在日本的中國文化遺存,介紹給自己的同胞。現在,中國強大了,經濟實力增強了,一批一批的藝術品通過拍賣回流到中國,也是中國逐漸重視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在日本到底有哪些頂級的中國藝術品?都流落在日本哪些地方?近年來,中國不少收藏家都熱衷于出國淘寶,我希望我這次的講座能夠讓那些想去日本淘寶的中國收藏家有所收獲。”
經過多年研究,鄒濤發表了《趙之謙年譜》和《中國書法全集·趙之謙卷》以及《日本藏吳昌碩金石書畫精選》和《日本藏趙之謙金石書畫精選》等書籍。他表示,這次講座他會著重介紹書法。
鄒濤告訴記者:“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這樣的典范式文人,一直是我所想要追求的目標,盡管不可能達得到,我也很想接近他們。所以,我致力于書畫篆刻以及文學的全方位學習,把面鋪開,把基礎打好。對于金石書畫,我一直信奉一條:知古人到處,到古人未到處。‘知古人到處’,談何容易!幾千年書畫篆刻史,需要多少年才能通解?再加上鑒賞、鑒定,真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
據悉,講座時間為19日下午2:30~5: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