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畫家白庚延先生作品研討會現場。

著名畫家白庚延先生力作:《噴薄風雷河漢落》。
近日,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和天津美術學院共同為弘揚中國傳統藝術,推進中國畫在當今中國社會的繼承和發展在北京飯店金色大廳為著名畫家白庚延先生舉辦研討會,會上所展出的白庚延先生的20多幅作品,均為白先生藝術生涯中各個階段的代表作。
著名畫家白庚延先生一生充滿激情和智慧的創作,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其作品的氣勢磅礴,熱烈、奔放、拙樸、蒼勁的風格,表現出他對中華名族終生不渝的熱愛。白庚延先生一生“山水畫要為民族造像”的宏偉志向,通過其山水畫表現的淋漓盡致,“白氏水法”在藝術界可見一斑。獲“美國傳記研究院國際著名先生獎、國際金鑰匙獎”以及“二十世紀成就獎與世界終身成就獎”的白庚延先生,在中國國畫壇具有著深遠的影響。2005年,白庚延先生作為我國第一位到聯合國舉辦個人畫展的國畫家,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世界藝術成就金獎”。
研討會上,百余位畫院專家、美術理論家、收藏愛好者等應邀出席了研討會。而本次研討會上,記者有幸采訪白庚延先生之子白鵬先生,白鵬先生面對父親的遺作假畫泛濫的現象表現得有心無力。自古以來,假畫市場就“欣欣向榮”的存在,造假水平較高,有真紙假畫、真畫假題、假畫真題,裝裱水平的不斷提高也為假畫亂真提供了新鮮血液。
白庚延先生遺作真跡較少流傳,真跡均為家屬收藏,只有開展的畫展等場合方能領略到白先生的才華。但仿制畫作可謂養活了上千人,市面上均為仿制品,假畫大肆流通,針對利欲熏心導致造假泛濫的現象,白鵬表示無奈,假畫愈發泛濫,“打假”出現“打”的沒有“假”的多的現象。而作偽的技藝也愈發的顯得粗略,假得太差、太糙、太欺負人,白鵬感到這實在是對于父親來說的一種不禮貌。真畫的價格會讓收藏家喜出望外,而假畫就是一張廢紙,這不是一個拼財力的過程,而是一次拼眼力的較量。藏家的錢,買家的眼,假畫如同假幣一樣,會引起連鎖損失的發生。
為了保障父親的畫作名譽,也為了收藏愛好者們免受經濟損失,白鵬提議,既然名煙名酒甚至大閘蟹都能做防偽標識,能否為畫作添加防偽標識,由此來保障收藏界的秩序。白鵬還表示,不排除有“征集防偽標識”的意向,凡支持書畫收藏界“打假”者,或是國畫愛好者,均可提案。
名家書畫多現于拍賣行,而假畫泛濫情況日益顯著。由于法律的漏洞和空白,藝術品的鑒定既沒有標準,也沒有一個法定的權威機構,目前只有靠研究專家、畫家家屬、畫家本人鑒定。針對藝術品市場的混亂,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就此完善法律,組建執法部門和監管機構,保障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的提案尚未起到實質性的效果。藝術品市場仍然是“一鍋粥”的狀態。因此,白庚延先生之子白鵬先生的提議,不無道理。在藝術品市場“井然無序”的現狀下,防偽標識或許真的可以解決或者說避免較大一部分收藏者的經濟損失,也或許將為建立有序的藝術品市場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給畫作貼防偽標識是突發奇想還是切實可行,造假者會不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業防偽標識會不會和藝術品發生沖突?這些讓我們拭目以待。(作者:祝小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