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繼儒《云巖蕭寺圖》
新浪收藏訊 2010年12月4日晚20點55分,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在亞洲大酒店開拍,陳繼儒《云巖蕭寺圖》從1500萬起拍,以4500萬的落縋價被5555號買家收入囊中,這是該藏家第二次競得拍品,此前1050萬落縋價買下《四春圖》。
此作在清乾隆年間進入宮廷,收貯於萬華宮,畫作上鈐有“乾隆鑒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萬華宮鑒藏寶”、“石渠寶笈”、“寶笈重編”、“石渠定鑒”、“嘉慶御覽之寶”清宮常用的鑒藏印璽,并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應為陳繼儒可靠的傳世之作。
《云巖蕭寺圖》軸作於壬戌(1622年)秋日,是年,陳繼儒(1558—1639)65歲,屬於其晚年之作。此時陳氏隱居松江東佘山(今上海市郊)多年,其精心設計的東佘山居已頗具規模。為了招待更多到此隱居、游玩的友人,陳繼儒晚年繼續營造庭院,創作《云巖蕭寺圖》的處所——苕帚庵即是其中之一。苕帚庵落成後來成為陳氏晚年鐘愛之所,不少書畫作品皆過目於此,并邀請友人董其昌、陳裸為其作《苕帚庵圖》、《苕帚庵種芝圖》等。
袁江傳世通景十二作品共計十件,基本上藏于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九成宮》。流通于藝術市場的,僅有《仿宋人山水》(1706年作)及本幅。
作品簡介:
陳繼儒(1558-1639) 云巖蕭寺
立軸 水墨紙本
1622年作
題識:壬戌(1622)秋日擬廉山陽筆意於苕帚庵之東軒。眉道人陳繼儒。
鈐印:陳繼儒印、眉公
鑒藏印:弘曆(1711-1799):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萬華宮鑒藏寶、石渠寶笈、寶笈重編、石渠定鑒、乾隆御覽之寶
颙琰(1796-1820):嘉慶御覽之寶
展覽:1.《明清書畫集粹特展》,2006年9月26日至11月26日,揚州博物館。
2.“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3.“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藝術品國際博覽會”,主辦單位: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電視臺。
出版:1.《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選集(二)》,第251-252頁,保利藝術博物館編。
2.《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藝術品國際博覽會展覽圖錄》(貳),第66-67頁。
著錄:1.《曆代著錄畫目》(美)福開森,第308頁,中國文化研究所叢刊,1934年出版。
2.《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合編》第5冊《石渠寶笈續編》第1642頁,上海書店,1988年出版。
3.徐邦達《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第124頁,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年出版。
4.《明清書畫集粹》,第37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出版。
5.《中國山水畫通鑒·南畫北漸》,第19本第66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諸生,屢被薦舉,堅辭不就。工詩文、書畫,書法師法蘇軾、米芾,書風蕭散秀雅。擅墨梅、山水,畫梅多冊頁小幅,自然隨意,意態蕭疏。其山水多水墨云山,筆墨濕潤松秀,頗具情趣。論畫倡導文人畫,持南北宗論,重視畫家的修養,贊同書畫同源。
CHEN JIRU
the hidden temple in cloudy mountains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142×57 cm. 55 7/8×22 1/2 in. 約7.3平尺
RMB: 估價待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