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王蒙《煮茶圖》
新浪收藏訊 2010年12月4日晚22點34分,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國古代書畫夜場在亞洲大酒店開拍,元代王蒙《煮茶圖》從2500萬起拍,以2800萬的落縋,該拍品此前估價為2800-3800萬。
王蒙的山水畫藝術可劃分為草堂山水、書齋山水、和隱居山水三個時期,此圖中所繪的是王蒙晚年的隱居山水,據《泰安縣志·宦績志》中記載,王蒙(1301-1385)在明洪武二年(1369)出任泰安知州,“清廉有守,吏習而民安之,公余與士大夫飲酒賦詩,臨池染翰,一時盛事”,也由此開始了他畫隱居山水的十八年生涯。王蒙因與胡惟庸有私交,曾至胡氏私邸觀賞過藏畫,“胡惟庸案”株連多達三萬余人,王蒙也被牽連下獄,於洪武十八年(1385)死於獄中。(史介語)
作品簡介:
王 蒙(約1308-1385) 煮茶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題簽:元黃鶴山樵為陳惟允畫煮茶圖真跡。秋枚道兄秘藏。戊寅(1938)春正吳湖帆題簽。
鈐印:醜簃長壽
題識:煮茶圖。黃鶴山中人王蒙為惟允畫。
鈐印:香光居士、黃鶴山樵
題跋:(一)宇文公諒:霽色如銀瑩碧紗,梅葩影裡月痕斜。家僮乞火焚枯葉,漫汲流泉煮嫩茶。頓使山人清逸思,俄驚蠟炬發新花。幽情不減盧仝興,兩腋風生渴思賒。公諒。
(二)郡中:嫩葉雨前摘,山齋和月烹。泉聲云外響,蟹眼鼎中生。已得盧仝興,復饒陸羽情。幽香逐蘭畹,清氣靄軒楹。郡中。
(三)黃岳:清泉細細流山肋,新茗叢叢綠蕓色。良霄汲澗煮砂鐺,不覺梅梢月痕直。喜看老鶴修雪翎,漫爇沉檀檢道經。步虛聲徹茶初熟,兩袖清風散杳冥。蜀人黃岳題於岷江寓所。
(四)楊慎:扁舟陽羨歸,摘得雨前肥。漫汲畫泉水,松枝火用微。香從幾上繞,細雨樹頭圍。渾似松濤激,疑還綠綺揮。蜂鳴聲彷佛,澗水響依稀。楊慎。鈐印:楊慎私印
鑒藏印:朱靖候:如愿、靖候秘笈、朱爵長壽;長卿
說明:1.宇文公諒(元),生卒年均不詳,約元惠宗至元中前後在世,字子貞,其先成都人,後徙吳興。通經史百家言,登至順四年(1333)進士,調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至嶺南廉訪使僉事,以疾請老。卒,門人私謚曰純節先生。公諒著作宏富,有折桂集、觀光集、辟水集、以齋詩稿、玉堂漫稿、越中行稿凡若干卷,《元史本傳》傳於世。
2.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代文學家。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楊慎考論經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量很多,涉及面極廣。
3.鄧實(1877-1951),字秋枚,別署枚子、野殘,號風雨樓主。廣東順德人。提倡國學,發起成立國學保存會,創辦《國粹學報》等刊物并任主編及編輯。以國粹派的組織者和理論家聞名於時。曾與黃賓虹選編《美術叢書》,撰有《談藝錄》。
展覽:1.“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2.“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藝術品國際博覽會”,主辦單位: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電視臺。
出版:1.《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選集(二)》,第153-156頁,保利藝術博物館編。
2.《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藝術品國際博覽會展覽圖錄》(貳),第34-35頁。
著錄:1.《醜簃日記》見《吳湖帆文稿》第195頁,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2.《醜簃日記》見《吳湖帆文稿》第197頁,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3.《梅景書屋隨筆》見《吳湖帆文稿》第279頁,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4.徐邦達《國光藝刊》,創始集,第8頁,1939年。
5.《吳湖帆<丑簃日記>與書畫鑒藏研究》,(劉丹青,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第60頁表格第357條、第361條。
來源:美國資深藏家珍藏并提供。
王蒙,元代著名畫家,浙江湖州人。趙孟頫之外孫,王國器之子。字叔明,亦作叔銘,自稱香光居士。元代末年官理問,遇亂棄官,隱居於黃鶴山中,遂號黃鶴山樵等。幼年強記力學,善詩文、好山水。初受趙孟頫指授,繼而泛濫唐宋名家,以王維、董源為宗,而縱逸多姿,生平作畫於紙上寫之,利用蘇紙質地耐皴擦,畫山石坡坨往往用數家皴法,層層渲染,煙靄微茫,徑路迂回能曲盡山林幽致,為元代四家中面貌最多者。入明於洪武初年曾知泰安州事,因胡惟庸案被罹牽連入獄,瘐死獄中。
WANG MENG boiling tea in the mountains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99×46 cm. 39×18 1/8 in. 約4.1平尺
RMB: 28,000,000-38,00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