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5日,著名畫家吳冠中在京病逝,享年91歲。他是20世紀現代中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他的作品總成交額達17.8億元,在拍賣界簡直是一個奇跡。2007年,其《交河故城》拍出4070萬元。今年6月6日,其油畫長卷《長江萬里圖》拍出了5710萬元的天價。自2000年以來,短短10年間,吳冠中各類作品總成交1417件、成交總額20.4億元、均價高達140萬元,遠超齊白石的49萬元、徐悲鴻的84萬元,位居中國近現代、當代畫家之首。
在大師作品正常的價值上升通道中,記者了解到,隨著大師離去,民間收藏力量開始大量收購吳冠中的作品,有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年內,吳冠中的作品價格將達到一個爆發的高峰期。
臺灣已出現狂熱收購者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說內地拍賣市場的行情近一兩年被古書畫和瓷器的行情所主導,那么對當代藝術的收藏,一向是以國際先行、內地跟進的姿態在進行,而臺灣市場,無疑是國際行情的一個風向標。
“我聽圈內人聊起,臺灣私下藏品的買賣中,有一部分人正在收購吳冠中的作品,只要是吳冠中的畫,他們都買。”德美藝嘉執行總監楊心一就是臺灣人,他跟記者透露。雖然尚不知道明確的買者身份,但此收購現象肯定是屬實的。“一般一位杰出藝術家去世之后,他的作品能有3倍的漲幅,因為人一離去,作品的量就固定了,升值空間也因而固定。”楊心一列舉程十發的例子來佐證。當時程十發去世后,業界都預期他作品價格將急速上漲,但事實上價格短期抬頭以后又回落了。“這是因為程十發的作品價格在其去世之前就已經很高,所以回落到合適的價位。但吳冠中就不一樣。”楊心一說,吳冠中是國家推舉的“人民藝術家”,他個人也堅持打假和反“爆炒”,所以生前作品沒有經過爆炒。“而且吳冠中風格另類,以前很多人并不喜歡他,但隨著他的去世和價值被確定,這些人也會想去買他的作品,投資性收購力量也存在一定潛流。”
中央美術學院余丁博士認為,吳冠中的畫作也是藝術品市場中的一個品種,而現在的藝術品收藏已經跟經濟界、金融力量劃不清關系,從一個品種來說,隨著他的去世,供貨有限,自然會有人想炒作它。“但吳冠中的畫作比較多,什么時候價格會爆發可不好說。”
楊心一介紹,吳冠中去世前自己出過作品全集,除去家人擁有的數量和他捐贈給博物館的畫作,市場上的作品是有定量的。“我預計明年吳冠中作品的價格就會全面爆發。”楊心一分析,當代藝術板塊在最近兩年有所回落,從嘉德拍賣的紀錄可以看出。但內地市場這兩年被古書畫和瓷器主導,這兩個板塊行情已經非常高,根據投資性市場周期輪換熱點的紀錄看,當代藝術中最具炒作性的吳冠中作品,價格暴漲已經指日可待。即將于12月份推出的保利拍賣會,正值其5周年紀念,其收錄的當代藝術作品質量也很好,楊心一認為,此次拍賣有可能會助推當代藝術品價格的復蘇。
拍賣行情高居當代藝術家榜首
南京收藏家孔祥東介紹說,1998年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開始熱起來,吳冠中的作品價格也從那時候開始大幅度上漲。2004年開始,吳冠中作品的市場價格形成第三波升浪。孔祥東表示,雖然吳老的作品價格是有專門機構幕后操作,但后來也一直能為市場所承認,是因為吳老擁有獨到的藝術思想,他的藝術成就擔得起這樣的價格。“吳冠中致力于西畫與中國畫的交融,而且他敢講真話,他的‘取消畫院、取消美協’的建議很有道理。吳冠中還提出了‘筆墨等于零’,是指脫離了具體畫面而孤立的筆墨,其價值等于零。這些觀點我認為相當有價值。”
事實上,吳冠中作品價格自2004年以后就一路看漲。雅昌藝術網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春拍到2005年秋拍,吳冠中作品的上拍量逐年上升,從10件增長到186件,每平方尺均價也從11.3萬元迅速攀升至30.5萬元。而且2002年后,每個拍賣季度的成交額一直保持在2000萬元以上。
吳冠中的作品在拍賣界簡直就是一個奇跡。2007年,其《交河故城》拍出4070萬元。今年6月6日,大師去世前,其油畫長卷《長江萬里圖》拍出了5710萬元的天價。自2000年以來,短短10年間,吳冠中各類作品總成交1417件、成交總額20.4億元、均價高達140萬元,遠超齊白石的49萬元、徐悲鴻的84萬元,位居中國近現代、當代畫家之首。
根據雅昌藝術網畫家個人拍賣指數統計(國畫部分),在今年春拍中,吳冠中作品共上拍了53件,成交47件,總成交額為1.165億元,成交率為89%,平均價格約為54.9437萬元/平方尺;今年秋季,拍了26件作品,成交23件,總成交6363.7720萬元,成交率為88% ,平均價格為59.7373萬元/平方尺;而在2009年秋拍中,上拍47件,成交43件,成交額約為7984萬元,成交率為91%,平均價格為37萬元/平方尺;2009年春季,35件作品上拍,成交28件,總成交額2556.408萬元,成交率為80%,均價為26.5萬元/平方尺;在10年前,吳冠中作品春季和秋季共上拍了23件,成交15件,成交額為204.6573萬元,成交率是65%,平均價格是4.5萬-5萬元/平方尺;在2000年秋季,平均價格首度步入了10萬元/平方尺;2004年平均價格超過20萬元/平方尺;2005年超過30萬元/平方尺;在2007年上漲到49萬元/平方尺;此后平均價格在27萬-37萬元/平方尺之間徘徊,直到今年春季,沖到了54.9437萬元/平方尺。
根據雅昌藝術網的油畫指數顯示,在2005年秋季,吳冠中作品上拍38件,成交35件,成交額是1.286701409億元,成交率92%,均價是155.3355萬元/平方尺;從2005年春季,均價都在百萬元/平方尺價格以上;2009年均價超過了200萬元/平方尺,今年秋季均價超過了300萬元/平方尺。
另外,在各地舉行的吳冠中絲網版畫的交易中,價格也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版畫因為數量較大,屬于相對較平價的藝術品,但成都舉行的一場“中外名家藝術展”中,吳冠中的絲網版畫《交河故城》價值20萬元,超過了不少知名當代藝術家的原作。原因是,此畫的原作2007年在保利春拍夜場中,拍出了4070萬元。
保利拍賣公司藝術總監曾介紹,《交河故城》堪稱吳冠中一生中最經典的畫作,就如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凡·高的《向日葵》。1991年,《交河故城》曾在香港蘇富比公司的拍賣會中,以255萬港元創造了中國在世畫家畫作拍賣的世界紀錄,此紀錄一直保持到2004年。在結束了16年的海外漂泊之后,于2007年在北京保利拍賣會上,被新加坡人以4070萬元天價拍走。這不僅是吳冠中作品拍賣的最高價,也創造了當時中國內地當代藝術家作品的拍賣紀錄。此作品屬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名作,版畫數量也只有99幅,有畫家本人的親筆簽名,因此很貴。前兩年的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上,另一幅《交河故城》的絲網版畫拍出了100多萬元。早在今年6月28日,就有成都的藏家表示,兩年前吳冠中的普通版畫大概10萬元左右,現在已經起碼翻了一倍。吳老去世,他的所有作品價格肯定還要繼續增長。
維塔藝術館操作吳冠中的絲網版畫,是從前年開始的。絲網版畫在中國誤稱為復制品,而在國外直接稱這種特殊的再現手法叫做絲網版畫,它和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同樣是藝術形式之一。絲網版畫的價值特征是:1、附有證書;2、限量發行;3、畫家親筆簽名;4、銷蝕原版的儀式等。吳冠中的絲網版畫價格去年是3萬元左右,現在一幅作品到了10萬元左右了,但這和西方絲網版畫相比還是很低的價位,世界著名畫家安迪沃霍爾是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也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他的一幅絲網版畫賣到了1700萬美元,而在國內像吳冠中這樣大師級的絲網版畫也僅僅是十幾萬元人民幣。吳冠中的版畫價位算是一種中國國情吧,肯定有升值空間。維塔藝術館操作的這批畫質量很高,都是吳冠中的代表作。
當今絲網版畫也是一種對藝術家的推廣形式,在公眾買不到或者買不起原作的時候,可以通過購買版畫來實現藝術欣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對畫家的關注程度。
吳冠中作品升值空間巨大
據媒體報道,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著名畫家高云曾在多個藝術場合與吳冠中碰面。令高云印象深刻的是,吳冠中不僅為人低調、樸實簡單,而且他從不講套話,都是直抒胸臆。談到吳冠中的打假,高云覺得這與他的個性有關,“他是愛憎分明的一個人”。2006年,當吳冠中看到北京某拍賣公司推出的“吳冠中作品專場拍賣會”圖錄后,他立即給該公司打去電話,告訴他們將拍賣的畫作全部是偽作。2008年,上海一位女收藏家捧著在拍賣會上買來的吳冠中畫作《池塘》找到吳冠中,吳隨后在畫的鏡框上題字:“這畫非我所作,系偽作。”到了2009年6月,他又一次站出來,指證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上拍的一幅《松樹》非自己所作。同樣是受人尊敬的藝術家,胖胖的、一團和氣的啟功看到人造假,會一笑了之“比我寫得好”,背后道:“給人一口飯吃。”而瘦瘦的、眼光炯炯的吳冠中則逢假必打,決不姑息養奸。
另外,人民藝術家吳冠中生前最為人稱道的還有另一件事,就是生前他將精品畫作大都捐獻給了美術館。
1999年,吳冠中向中國美術館捐獻了10幅作品。2008年,吳冠中把得意之作《一九七四·長江》捐贈給了故宮博物院。吳冠中還曾將66件精品無償捐贈給上海美術館。浙江省人民政府及吳冠中母校中國美術學院也收到過其捐贈的56件作品和16件收藏品。2009年1月15日,上海美術館舉辦《我負丹青——吳冠中捐贈作品展》,共展出160件吳冠中捐贈給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香港藝術館和江蘇省美術館5家海內外公立美術館的重要作品。此后不久,吳冠中向中國美術館捐贈36幅作品。2008年9月,吳冠中把自己113幅畫作正式捐贈給了新加坡,其中包括63幅水墨畫、48幅油畫、2幅書法,這批畫作的市值高達3億元。
吳冠中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倒是跟孩子們開玩笑,我不是你們的搖錢樹。有些畫家的孩子,為遺產吵架,家里鬧得一塌糊涂。我跟孩子們說,我的作品不是遺產,房子、錢可以留給你們,但作品要捐給國家。所以孩子們也同意。”
今年6月24日,吳冠中去世前一天,他還讓長子吳可雨再向香港藝術館捐贈5幅作品。《朱顏未改》、《巢》、《休閑》、《幻影》、《夢醒》,這5幅作品中有4幅創作于2010年春節后,沒想到這4幅成為吳老的絕筆之作,在香港美術館的支持下,11月20日浙江美術館首次與內地觀眾見面。今年11月3日,吳可雨還向浙江捐出48幅吳冠中云南的速寫作品和3篇手稿。此前吳可雨在吳冠中追思會上將父親一幅水墨作品《春酣》和手稿、畫稿以及畫具捐給了清華大學。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從價格市場的決定因素看,吳冠中的歷史地位終將明晰,其作品在市場存量有限,對于投資者來說升值空間巨大。
商報記者 鄭潔 熊瀟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