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拍賣市場異常紅火、高潮迭起,像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書法《砥柱銘》竟拍出4億元天價,這讓收藏界集體振奮了一把。高潮迭起不說還名畫輩出,有一組數字最令人亢奮:“僅今年上半年,國內拍賣行拍出去的齊白石畫作就多達1500張,張大千畫作1200張,徐悲鴻畫作700張。”
拍賣市場大繁榮,名家名作大豐收。然而,有一點這方面知識的人都有困惑:存世的名畫真有這么多嗎?
天津花鳥畫家蕭朗先生曾親見齊白石作畫,說老先生畫畫運筆極慢,不是我們想象的,濡毫運筆信筆涂抹一揮而就,他畫一筆需很長時間。雖如此,據統計齊白石由于勤奮兼享大壽,留存于世的畫有一萬余張,這么大數量是別的畫家難以望其項背的。問題是,僅上半年就拍出他的畫1500張,這個數字是不是太多了些?
收藏是什么?一是收取進來,再是珍藏起來。真正的名家畫作一旦被收藏家拍走,一時半會兒不會露面了。然而,齊白石將近十分之一的畫這么短時間有那么多藏家“割愛”,且皆被落槌成交,讓人不可思議。
收藏界是不缺少故事的領域。故事一:上世紀30年代,北京琉璃廠某古玩店收進十幾尊北魏時期佛頭,從30年代這家古玩店就賣這批佛頭,一賣賣了十幾年,成交上百筆,此事不言而喻了吧。故事二,說有人來買溥心畬的畫,正趕上溥先生在店里坐著,聽說買畫順口說到:“后面正畫著呢,稍等。”
這故事不是創作的,都是古玩行流傳的真事。而今年拍出的這么多名畫,相信每一幅后面都有故事,而且是極其生動印證此畫是真跡的故事。可惜的是,把這些統統加起來,狐貍尾巴就露出來了。一位畫家終生日夜兼程,也畫不出這么多畫呀,畢竟書畫創作不是“大生產”;也不可能大生產,否則他也成不了名畫家。
于是有專家這樣質疑:“真跡能有5%嗎?”希望有,希望超過區區5%。(文/羊女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