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景德鎮官方發布消息,拍賣天價《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大吉葫蘆瓶》于近日復原成功,并有望于下月中旬面向全國限量發行。
據悉,為了此次特別的復原工程,景德鎮自上而下組織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專家組,對清乾隆“萬壽連延”大吉葫蘆瓶展開了重大項目專項高仿研究。專家組名單令人震撼: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莉英;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張浦生,南京博物院研究員霍華,全國古陶瓷委員會主任、著名古陶瓷工藝專家葉宏明,古陶瓷雜項鑒定專家蔡國聲,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黃云鵬。六位國內一流的古陶瓷界專家學者悉數出動聯合監制,為該工程的復原提供了專業與技術保障。
據了解,此次復原由黃云鵬大師親自調制配方、配制泥、釉,研究造型和紋飾,并與專家組成員夜以繼日地研究試制,最終一舉再現了奢華繁縟的乾隆“錦上添花”軋道裝飾技藝。其復原全程遵襲古法技藝,全手工制作,從胎質、造型、尺寸、釉彩、工藝等方面進行與乾隆官窯的高度統一,代表了中國當代仿古瓷制瓷工藝的高超水準,亦成為以“元青花鬼谷下山罐”仿真復原而聞名的著名古陶瓷專家黃云鵬又一里程碑之作(詳情可咨詢400-650-9506)。
葫蘆瓶自唐代以來因其諧音“福祿”,且形似“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富貴延綿,自古以來都是深受喜愛的大吉之器。作為中華民族傳統吉祥物和藝術品,葫蘆瓷瓶在清乾隆年間達到極盛,拍價也是最高,其層出不窮的裝飾手法和造型令人嘆為觀止。此類官窯作品僅藏于北京故宮及臺北故宮,民間難得一見。作品由瓶身由上下兩截黏合而成,其制作難度比其他瓷瓶、瓷罐高得多,造型要求傳神、自然流暢,因而存世精品極少、彌足珍貴,備受藏家追捧。本次復原的清乾隆“萬壽連延”大吉葫蘆瓶是罕見的官窯珍品,“黃地洋彩”為帝王專屬、尊貴至極,配合絕妙“錦上添花”軋道工藝,達到富麗堂皇、細致繽紛的宮廷藝術效果。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先生曾經說到:“優秀仿古作品的難度,一般要超過名家名作的難度,它和名家名作一樣,具有珍藏價值和保值增值價值。”專家認為,不能收藏原作甚至一睹原作的古陶瓷愛好者,不妨在仿古瓷的收藏上獲得相應的審美和收藏滿足。
相關鏈接:
清乾隆“萬壽連延”大吉葫蘆瓶
清乾隆“萬壽連延”大吉葫蘆瓶是乾隆親自下令,由景德鎮官窯御匠燒制的罕見珍品,巧妙運用“萬字符”和“壽字符”組成的綿延不絕的大吉圖案,寓意萬壽無疆,以創新長頸造型獨步天下。作為乾隆盛世備受推崇的一種奢華繁縟的裝飾工藝――“錦上添花”代表之作,于密布錦紋的縫隙處添畫紋飾,并在釉面上刻畫卷草紋、鳳尾紋和花卉紋以表現“錦地”效果,這種宮廷瓷藝在乾隆時期登峰造極,瓶上所繪紋飾色澤艷麗多變、重迭交錯,構圖精巧、繽紛細致,將“錦上添花”的宮廷美學推到極致,并一舉刷新中國瓷器的拍賣世界紀錄。
北京榮會藝術中心
北京榮會藝術中心(詳情可咨詢400-650-9506),系清乾隆“萬壽連延”大吉葫蘆瓶的全國唯一推廣發行機構,榮會以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為己任,秉承“中國元素,創新藝術”的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的跨界合作。榮會位于北京CBD核心區 22院街藝術區,千余平方的展示空間正在成為中國高尚階層藝術品鑒、文化交流的絕佳場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