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拍現(xiàn)場
期盼已久的2010年秋拍大戰(zhàn),由資格最老的嘉德打響第一槍。41.33億的總成交額令人贊嘆,但以目前中國經(jīng)濟以及藝術(shù)品市場的走勢,這項記錄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個月、幾個星期內(nèi)必將被再三改寫。數(shù)字帶來的狂喜是短暫而淺薄的,然而隨著這些數(shù)字不斷變大,一些我們從來沒(敢)考慮過的問題開始進入視線。3.08億的王羲之,4.3億的黃庭堅,5.5億的清代花瓶,這些民族的瑰寶在市場價值上越來越向那些動輒標(biāo)價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的西洋藝術(shù)品靠攏了。聽起來像是愷崇斗富嗎?不!如果一個民族的富裕階級有能力三天兩頭“打飛的”到歐洲買Chanel包,那么一件有幾百、上千年歷史的偉大藝術(shù)品就不應(yīng)該只賣到一幢別墅的錢。為中國文化標(biāo)一個相稱的價簽,這是拍賣市場的職責(zé)。中國的兩大拍賣行——嘉德(Guardian,在英文中有守護者之意)和保利——名字里都有“保護”的意思,我們愿意相信這是他們明白這個職責(zé)。
縱觀本次嘉德秋拍,近3900件拍品只有849件流拍,成交率按數(shù)量計為78%(按:為取得更好的分析效果,本文將數(shù)量巨大但平均價值較低的郵品錢幣銅鏡部分排除在外。);按估值計為84%(咨詢價拍品未計算在內(nèi))。后者是尤其喜人的,因為這意味著相當(dāng)一部分拍品的成交價都超出了拍賣行的售前估值,切實說明了目前市場的強勁走勢。有一成以上的拍品是以最高估價三倍以上的價格落槌的,齊白石的一組總共不到9平尺的花果四條屏,沖出380萬的最高估價后一直叫到了4760萬才停下來,而一把估價僅為8-12萬的銅鎏金鯊皮鞘刀最后居然賣到280萬,競價現(xiàn)場的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并不清楚嘉德是否有意調(diào)低了估值,低估值拍品的確顯得格外搶手。而另一方面,高估值拍品則略微有些受挫,最高估價在1000萬以上的拍品有41件,流拍13件。黃賓虹、陸儼少、潘天壽、張大千等近現(xiàn)代大家在本次秋拍本來一帆風(fēng)順,但都在拍賣行期待最高的那件作品上遇到了流拍的尷尬。從這點上看,雖然本次嘉德秋拍記錄不斷,但競買人并沒有一味撿貴的買,是市場趨于成熟的體現(xiàn)。在頂級拍品上,嘉德對“咨詢價”(Price on Request)這個很容易弄巧成拙的策略用的很謹(jǐn)慎,如此眾多博物館級的珍寶,卻只有9件“咨詢價”拍品,最終成功拍出7件,成果非常理想。
具體到各板塊,本次秋拍中國書畫作品的數(shù)量之巨、質(zhì)量之高是空前的,這其中近現(xiàn)代和當(dāng)代書畫這個近年來的市場主力再次扮演了關(guān)鍵角色,成交額高達18.4億,占去整個秋拍成績的44%。最搶眼的是齊白石和張大千的作品。嘉德這次組織到了高達100件齊白石書畫作品,只有8件沒有找到買家,總成交額4.2億元,其中1000萬以上的作品高達10件。有趣的是,本次秋拍還收入了1935年白石老人寫給收藏家葉恭綽的一封信,信中囑托替他賣畫的葉先生將所得“三百二十四元七角”匯入他的中國銀行賬戶。這封信最終在本次嘉德《古籍善本》專場中以“三十三萬六千元”拍出。
張大千的畫作在這次秋拍中也有百余件,流拍僅9件,總成交額3.58億。雖然令人期待的《五亭山色圖》(附行書風(fēng)蝶七律詩)流拍有些可惜,但自畫像代表作之一《自畫像與黑虎》拍到了4536萬,最高估價1500萬的《太乙觀泉圖》被推到4032萬,足夠彌補這個缺憾。
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的《長征》一舉拿下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第一高價,是全季三件過億拍品之一,另一幅題材類似的《井岡山主峰圖》也拍到了9520萬,《巫峽帆影》7616萬。24件拍品中有13件賣到了1000萬以上。“盛世”之下這類氣勢宏大的繪畫作品走高是必然,但如此高價還是有些意外。
古代書畫方面,王羲之《草書平安貼》高古摹本是全季的標(biāo)王,陳栝的《情韻墨花》也拍出過億高價。像這類極度稀缺的拍品,拍到多高的價也不足為怪。但相比之下,此次秋拍的亮點之一——三件八大山人作品的成績讓人頗為失望。《仿倪云林山水》雖然以超過最高估價的5600萬成交,但比起去年匡時春拍上另一幅仿倪山水軸從1100萬的底價一路沖到8400萬,說這位買家撿了個便宜應(yīng)該不為過。而另一幅公認(rèn)的八大晚年精品《群雁鳴集》居然未能達到3500萬的最低估價,讓人感覺莫名其妙。
在工藝品方面,本次嘉德的瓷器拍品相對較弱,倒是明清家具頗為搶手。雖然近來有關(guān)黃花梨暴跌的消息不斷,但這類古代藏品因為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所以絲毫未受影響。一對保存完好的奇罕黃花梨云龍紋大四件柜在《清代宮廷藝術(shù)集萃》專場上拍到3976萬,本來已經(jīng)是黃花梨家具之王,但第二天很快就被一張明代的黃花梨六柱架子床以4312萬搶去王冠。
相比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在本次拍賣上的輝煌表現(xiàn),當(dāng)代藝術(shù)說成“集體缺席”可能有些過分,但也絕對是非常的不起眼。繪畫方面有蔡國強、方力鈞、曾梵志等人各以一件作品“簽到”,價格雖然也不低,但比起幾年前的風(fēng)光簡直是不值一提。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